第A2版:要闻

我省病死动物处理专项整治成效初显

  □本报记者 姚力丹
  本报讯 海宁斜桥镇是养猪大镇,全镇有生猪养殖户600多户,生猪存栏量约3.8万头。养殖中,难免出现个别畜禽死亡,如何做好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对养殖户尤其是散户而言颇为头疼。为此,斜桥镇出台了完善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建起了7个无害化公共处理池,实施病死畜禽统一收运,集中无公害处理。“如果养殖户发现有病死猪,可以通知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严格消毒,将死猪运往最近的无害化公共处理池进行无公害处理。”斜桥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如果将病死畜禽尸体随意丢弃或掩埋,不仅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甚至会造成动物疫病传播,而无害化公共处理池可以让动物尸体慢慢腐烂消解,四周有绿化,并且建有围栏,保证污染源不外泄。
  斜桥镇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机制只是近年来我省病死动物处理专项整治成效的缩影。近年来,我省深入部署落实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5月以来,全省各地开展了以养殖和屠宰环节为重点的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监管工作,截至7月10日,全省各级农业部门已发放《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告知书》15万余份,全面排查畜禽养殖场32171个、畜禽屠宰场(点)420个,落实市域、县域或者乡镇为单元的病死畜禽“统一收集、集中处理”试点80个。
  据省畜牧兽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我省将按照农产品质量安全大整治百日行动要求,进一步深入开展病死猪处理专项整治。将加强宣传培训,对生猪养殖场等业主进行一次培训,重点深入宣传病死畜禽“五不准一处理”规定(即不准宰杀、不准销售、不准食用、不准转运、不准丢弃,按规定进行无害化处理);将落实隐患整改措施,对前期排查中,发现有动物防疫措施隐患的生猪养殖场和屠宰场下发整改通知书,督促整改;将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加强对生猪养殖场监督检查,健全定点屠宰场(点)的检疫监管机制,发现养殖场户和定点屠宰场出售屠宰经营病死猪的,要从重、从严、从快予以查处,对出售病死猪的养殖场,纳入“黑名单”监管;将建立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机制,强化地方政府属地管理责任,加快推进病死猪无害化处理公共设施建设,落实病死猪“统一收集、集中处理”机制试点,启动生猪规模化养殖场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补助政策。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