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烂漫的季节已经远去,但在金华市婺城区竹马乡的下张家村,总能不经意地在路边看到挂着黄色花蕾的茶花含苞待放,这是广东独有、在几年前濒临灭绝的四季金花茶,自从被引种到下张家村后,快速繁殖,并销往全国各地。
引种改良物种园
金华是国内传统的茶花产区。金华的国际山茶物种园内种植了204个山茶原种,占世界山茶物种的80%以上。
除了专业物种的收集和培养,10多年来,金华还成了全国茶花商品基地,涌现出一批种植规模在100亩以上的专业大户,年销售额均在百万元以上,而很多大户都“产自”竹马乡的下张家村。
倪瀚光,今年35岁,2002年开始种植和经营茶花。他凭借敢闯敢拼的劲头和精明的经营头脑,在“茶花大军”中异军突起,成为远近闻名的“茶花王子”。有人形容下张家村书记钱瑞华是婺城第一代种花人的代表,而倪瀚光则是婺城第二代种花人的代表。
“这种花叫‘四季金花茶’,是我2010年从广东引种过来的。”倪瀚光说,这种四季金花茶属于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为了让这一国宝繁衍生息,同时丰富自己的茶园,那年夏天,他独自前往广东崇左市的一个山村,成功引种了这种茶花。
“品种引进是我们花农很重要的一种能力,有眼光的花农能靠一个好的品种发家致富。”倪瀚光说。现在,这个新一代花农还办起了观光旅游特色农业,希望把花儿开到大家的心坎里去。
网上开拓“走出去”渠道
如何让金华茶花产业走得更远,走得更好,竹马花农敏锐地嗅到了电子商务的广阔市场,开始在网上淘金。今年初,倪瀚光还协助竹马花协创办了“中国茶花之乡——竹马乡”网站,帮助花农打通网络交易平台,扩大交易范围。
徐旭华今年40岁,从事茶花种植销售已16年,他说自己通过互联网,学会了根据市场供需关系,结合自身的技术经验和种植能力,选择最佳的种植项目。他种植的不少茶花,已通过网络,卖到了湖北、四川等地。
这几年国内电子商务风生水起,竹马花农纷纷借这个机会拓展网上营销渠道。
据了解,截至去年底,竹马乡茶花种植面积从1998年的1000亩发展到现在的7000多亩,占全市茶花种植面积的一半,培育茶花新品种近1000种,年销售额超2亿元。花卉苗木产业的迅猛发展,使花木种植面积延扩周边乡镇达1.6万余亩,茶花产业已成为竹马乡的农业主导产业。
“三花”借助“三节”加速“绽放”
“春有茶花、油菜花的艳丽,秋有桂花的幽香,婺城区农业特色明显,每当花开时节,几条集中种植的产业带便成了花的海洋。”婺城区区委副书记张茹先这样形容该区的“三花节”。
从2009年10月举办首届中国仙源湖桂花节以来,婺城区巧打花牌,以花为媒,已陆续举办了两届油菜花节、三届茶花节、三届桂花节,成功打造“三花烂漫”品牌,实现了生态农业与旅游市场的无缝对接,大力发展绿色经济。“首届茶花节开幕当天,我成交了一笔3.6万元的大单,3年来,每年的销售额都在翻番。”倪瀚光说,茶花节的举办,让竹马上千户以种植茶花为主的苗木大户感受到节会带来的好处。据了解,第三届婺城茶花节期间,有6家公司分别与金华花木生产销售企业签下了销售协议,合同标的金额高达2.3亿元。 方玲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