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以来,高考生们陆续收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离开学还有一段时间,准大学生们该做些什么准备?
提前进入学习状态
义乌今年高考文科状元韩婧在7月中旬收到北大录取通知书后,就开始有目的地准备英语四六级考试。韩婧觉得:“提早进入学习状态,能提早适应大学生活。”
一些大学,开学后可能就会组织学生进行英语等文化课成绩测试。如果这段时间只顾玩,到考试时,难免对英语有生疏。因此,对英语这样的语言学科,还是要多温习。
很多人认为进入大学后,学习成绩无关紧要,大学成绩对毕业后找工作也没有多大作用。这种想法未免太过简单,现在用人单位考查一个大学毕业生不再只看分数,但成绩还是一个重要指标。
加强人际交往
高考结束后,一些准大学生选择宅在家里,足不出户,看电视玩游戏,选择沉默。
现在的“90后”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缺少玩伴,加上父母长辈宠爱,平时忙于学习,很多孩子缺乏人际交往能力。而到一个陌生城市上大学,进入一个全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则要面对与各种各样的人交流、相处等问题。为了能在进入大学校园后,尽快融入到大学的氛围,准大学生们要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加强人际交往能力,学会与人相处的一些方法。
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新生们在家里家务活基本不用自己动手,洗衣服、拖地、做饭、整理房间等大都由父母做。而走进大学校园,所有的事情都只能靠自己。虽说现在大学校园里大都设有洗衣房,甚至有阿姨帮忙整理寝室内务,但出门在外,作为一个成年人,大学生还是要注重增强生活自理能力。
走进大学校园后,新生们将要开始独立生活。所以,准大学生们要抓紧这段时间好好补上这一课,掌握简单的整理内务、打扫卫生、洗衣服等基本生活技能。
了解大学环境
要进入新的大学校园学习生活,想必准大学生们都对大学以及所在的城市充满了好奇。新生们进入新的环境后,对于周围的一切都会感到陌生,处在这样的环境下难免会有所分心、影响到学习。
暑假里,准大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例如咨询学长、网上查询等途径,了解学校的详细情况,以便自己进入校园后能够更快融入其中,适应学校的氛围。 金晓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