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科技

转基因肉牛新品种培育取得进展

  北京农学院教授倪和民主持的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优质高效转基因肉牛新品种培育项目,经过3年努力,首批两头含有脂肪性脂肪酸连接蛋白基因的秦川牛犊牛,不久前在北京农学院综合实验基地诞生。这是我国首批转入大理石花纹状肉质基因的克隆肉牛,标志着我国优质肉牛新品种培育取得进展。
  脂肪性脂肪酸连接蛋白基因是影响动物肌间脂肪含量的重要基因,它能够使肌间脂肪含量增加,使牛肉的品质得到提高。这项研究将脂肪性脂肪酸连接蛋白基因转入秦川牛胎儿的成纤维细胞内,再用体细胞克隆技术,把含脂肪性脂肪酸连接蛋白基因成纤维细胞注射进入成熟的去核卵子内,使其体外发育成重构胚胎,最后把胚胎移植进入同期发育的母牛子宫内,经过280多天妊娠,生产出含脂肪性脂肪酸连接蛋白基因的犊牛。这项技术将大大促进我国五大黄牛之一的秦川牛品种改良、开发与利用。
李江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