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2-3版:浙江海洋与渔业

景宁:稻田养鱼创出金品牌

  在近年的省农博会上,一种来自景宁的三哈牌鲤鱼干备受消费者青睐,酷似金鱼的它,肉质鲜嫩,连鳞片都可食用,虽然每公斤售价高达100元,但常常半天时间就售罄。而和这种鱼一起生长起来的三哈牌大米,更以其香、糯的优良品质,多次荣获省农博会金奖。
  这种深受消费者喜爱的米和鱼是在怎样的环境中种养出来的?站在景宁自强合作社200亩梯田边,可以看见,潺潺的高山泉水从上至下流过每块绿油油的梯田,茁壮的水稻下,时而可见红红的鲤鱼在水中“捉谜藏”。“山区低气温、低水温,所以这里的水稻生长期格外长,米质口感好,而稻田里天然的高山活水用来养鱼又是再好不过。同时,鲤鱼还可以做水稻的有机施肥者、吃虫消费者、锄草者。”合作社理事长刘国英介绍说。
  好水出好鱼,好鱼养好稻,可如何让来自山区的好米好鱼被消费者熟知认可?“必须打出自己的品牌,让稻田养鱼迈向产业化、规模化。”刘国英告诉记者,景宁的稻田养鱼自古就有,可都是小家小户的分散生产,人放天养,管理粗放化,无法打品牌,所以售价也不高,一亩地的鱼产值还不到千元,增收效果不明显。
  2006年,刘国英带头成立了自强稻田鲤鱼养殖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1320亩,投资上百万元,在鹤溪镇建立了稻田养鱼综合示范基地。“我们根据山区条件,进行了山区微流水生态型种养模式试验,引进适合山区实施的稻田养鱼的水稻品种,并根据稻田的生态容量,确定田鱼放养密度。”丽水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站长姚子亮说,该模式采用不挖沟保护农田等综合种养技术,使稻、鱼质量得到显著提升,风味极佳。现在,自强合作社注册的三哈牌稻田鲤鱼和优质大米已经申报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产地认证。
  有了品牌,鱼、米的价格也红火起来。去年自强合作社亩产稻谷514公斤,田鱼102公斤,按照每公斤大米20元、田鱼40元计算,一亩地就创出了11728元的收益。“现在社员都说,我们田里产的哪里是米和鱼,简直是‘金子’”。刘国英自豪地说。
  看到效益,更多的村民加入到稻田养鱼的队伍中里来。现在,自强合作社不但发展社员103户,还和周边3500多户农户签订了订单协议,带动养殖面积6800余亩,年产值近千万元。“我们把鱼苗无偿赠送给农户,通过保护价收购,为他们提供统一技术指导和品牌销售,解决了田鱼的销路问题,使大家亩均增收1000—1500元。”刘国英说。
  立足生态,打造品牌,如今,稻田养鱼已成为景宁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良方”。“今年合作社水稻插秧时,我们县里23个村的村支书都赶过来学经验、‘偷’技术,准备学成回去后在当地发展。”刘国英说。
  据了解,目前,丽水全县已发展稻田养鱼面积4.5万亩。今年,当地将争取将养殖面积扩大到5.8万亩,建成8000亩养鱼稳粮增收示范基地,提高山区种粮养鱼综合收益,全面实现“鱼粮双赢”。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