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会开幕式刚刚结束,各国代表团成员在入场仪式上的着装是奥运会的一大看点。运动员向来是最好的“衣服架子”,他们把整个入场仪式演变成一场时装秀。
美国代表团:再秀贝雷帽
两年前的温哥华冬奥会,美国运动员头戴贝雷帽的造型一经亮相就受到热烈追捧。此次伦敦奥运会,美国队继续沿用了这一造型。开幕式服装也依旧是“上蓝下白”。男士为海军蓝的双排四扣西服,配以红蓝色条纹的领带和白色长裤。女士则为海军蓝的单排两扣西服,配以红白蓝色丝巾和白色及膝短裙。美国媒体讽刺说,整套服装款式基本没发生变化。其实,整套服装还是有变化的,扣子的数量变了。
英国代表团:以国旗为灵感
英国是设计之都,这次又是本土作战,请谁来设计入场服这件事,英国人挑花了眼。最后他们选择了英国设计师麦卡特尼。她为英国国家队设计了包括伦敦奥运和残奥会的运动员制服,包括比赛运动服装、训练服、领奖服,以及在休闲时所穿着的“运动员村服装”。
此次麦卡特尼的设计以英国国旗为主要灵感,以红白蓝为主色调,直接将米字旗搬上了胸前,她希望国家队队服能使运动员们更醒目而突出。
牙买加代表团:从头到脚都阳光
说牙买加代表团是沾了博尔特的光,似乎并不夸张。这个非洲国家的奥运代表团,因为去年博尔特在短跑赛道上闪电般的速度而举世闻名。牙买加奥运委员会今年请来马利设计牙买加国家队队服。她从加勒比海岛国鲜艳的色彩与图案中获取灵感,从头到脚都充溢着非洲阳光海岸的感觉。除了设计感,在运动服方面,她也将高科技布料与提升速度的剪裁相结合。
牙买加队全体队员不分男女都穿着此系列服饰,包括博尔特。博尔特在接受采访时说,她是出色的设计师,在伦敦比赛的时候,能有这样的活力围绕着我,感觉好极了。
韩国代表团:小清新思密达
韩国代表团的服装一出街,就不禁引人大呼:“好小清新啊思密达”。这套制服由韩国体育会官方赞助商第一毛织所属品牌“滨波”提供,基本上就是将韩剧男主角的服装搬到了现实中,一股韩版英伦校服风。男运动员的西装不但收腰,还配白色九分西裤,露出毛线袜,以红蓝白配色的菱格袜,体现韩国国旗的色彩。
此外,韩国队运动服则由韩国体育会正式合作伙伴斐乐提供,将太极图案作为主要概念,并突出了朝鲜民族美丽的象征“丹青”,还采用了多功能面料和设计方式,让身体动作不受任何影响。
意大利代表团:他们来拼帅的
意大利代表团的开幕式入场服由阿玛尼先生亲手设计。光是这句话,就把其他所有代表团的入场服都比下去了。
出征伦敦前,每位意大利奥运代表团的选手们都收到了一个装有50件运动服套装的礼盒。从运动服、衬衫、T恤、短裤、鞋子乃至便携式衣柜,全部出自阿玛尼本人之手。这也是年近八旬的老爷子第一次为赛跑、游泳、自行车等对专业性有较高要求的运动服装进行设计。
这次阿玛尼特意回避了国旗色,而是选择意大利的另一经典色蓝色来演绎。整套服装主要由深蓝色和白色线条构成,只有在polo衫上能看到红色与绿色。细节上更有亮点,阿玛尼将意大利国歌的第一句刺绣在运动夹克的衬里和马球衬衫衣领的背面。
这一整片的蓝色不由令人想起刚过去不久的欧洲杯,那时意大利的口号就是:"把欧洲变蓝"。
荷兰代表团:超大型橙色郁金香
荷兰代表团一共有男女装各两套,设计套装以荷兰国旗色为主:红、白和蓝色,搭配点缀代表了荷兰的橙色。仿佛是将“英伦奥运”作为限定词,设计师希望用服装向传统英国运动网球和板球致敬。
男女系列包括一件白色针织毛线衫以荷兰国旗色镶边;男士搭配蓝条纹衬衫和针织领带;女士则是迷你裙装。尽管充满了英国元素,但每位运动员的胸前都将点缀上超大朵代表荷兰形象的橙色郁金香,配上极其醒目的橙色西裤与风衣,想不荷兰都不行。
澳大利亚代表团:袋鼠无处不在
澳大利亚代表团的开幕式制服上衣为草绿色,衬衫、裤子或裙子为纯白色,鞋子则为白色的沙滩球鞋,墨绿与白色的简洁配色,融入了浓厚的英联邦的复古情结。如果你仔细找,袋鼠的图案无处不在。
为了这些奥运服装,澳大利亚奥委会甚至成立了奥运制服设计委员会。委员会中的运动员代表、游泳运动员特里克特表示,这种设计百分之百地达到了要求。她说,运动员们希望穿着舒服、轻松并有澳大利亚代表性的制服。
此外,澳大利亚运动员队服,以绿色运动裤和金橙色运动衣为主,印有袋鼠等图案。由体育品牌阿迪达斯公司设计,为参加比赛的游泳、田径、皮划艇、乒乓球、自行车和沙滩排球等项目的运动员设计了训练服、参赛服、领奖服等。
西班牙代表团:节约了800万欧元
西班牙虽然不是金牌大户,但绝对算世界一流的体育强国。世界第一的足球、仅次美国的篮球,还有美到惊人的花游姑娘……
可是,服装不给力,成了现在西班牙代表团最忧愁的事儿。由于至今西班牙仍在欧债危机中挣扎,节俭的西班牙奥运代表团接受了来自俄罗斯供应商的免费奥运装备——1000套红金色调的运动服、西装和裙子。
这一举措使西班牙奥委会遭遇到本土设计师的猛烈抨击,他们声称运动员穿着廉价俗气的制服,极大破坏了国家形象,可能让西班牙成为国际笑柄。不过西班牙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布兰科说:“这个合同为国家至少节约了800万欧元,所以我不明白争议何在。”
(据解放网 张澍心/文 2012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