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歌/□魏杭州
母亲的玉米
母亲打来电话,说是她种的玉米可以煮着吃了,什么时候有空回家里吃玉米吧,还说,今年她种的玉米是东北的黏玉米,又香又黏,最适合煮着吃了。常言道:儿行千里母担忧,母亲知道我最喜欢吃的是玉米,家里的玉米是她特地为我种的。我早就对她说过,现在的市里什么也不缺少,想吃什么都能买来。可母亲说,卖的东西那里有自己种的好呀,自己种的不施化肥不打农药,是绿色食品,比市场买的好吃多了!
我知道,母亲有两种想法,一是种玉米是为了我吃,另一个就是要我回家看她,她想我了。既然如此,就是她不种玉米,我也要回家看看她。时值暑假,带上孩子一起回了趟老家。大老远,我便看见母亲立在了村头,正在翘首以待。她已经是七十多岁的人了,满头的白发在风中乱舞,我突然间,有种深深的自责,母亲老了,我却很少回家看望她。
和母亲到了玉米地,那是一片最好的水浇地。家里只有母亲一个人的地了,地少了,种植的玉米不到一百棵,正是天热的时候,庄稼在疯长着,这片玉米就像是解放军站队列一般的整齐,玉米种的不稠,空隙很大,母亲说,这样种,玉米穗才会长大,稠了就只长秸秆不长穗了。我用心看了看,每棵玉米秆就像孩子的胳膊粗细,那玉米穗真的长成棒子了,个个都一尺有余。低头往下看,地上平整如路,一根小草、野菜也没有,不用说,母亲为了种这片玉米,一定是整天泡在这块地里。再抬头看天,那轮火红的太阳能把人都烤熟了,我平时在空调房里上班都嫌热,母亲却在这一人高的玉米地里忍受煎熬,我知道,即便天再热,为了让儿子能够吃上她亲手种的玉米,她都心甘情愿。这玉米地不打药,我可以想像得到,她每天都戴着老花镜拿着一只镊子,来逮虫子。地里不施化肥,我无法想像母亲是用什么办法把农家肥弄到地里,毕竟母亲七十多岁了,她的肩膀早已经承受不了那扁担的负荷了。我尽量把话语说得轻描淡写,问及母亲是如何把农家肥运到这地里来的,母亲说,家里还藏着我小时候的小推车,早就派不上用场了,她反正闲着也没事情干,就一点一点往地里送。
与母亲掰了十多穗玉米棒,我背在肩膀上沉甸甸的,我在前面走着,母亲在后面跟着,我尽量放慢着脚步,一小步一小步地往前走着,因为,母亲老了,她变矮了,腿也短了,她走路的时候也有些摇晃了。此时,太阳西下了,我回头看母亲,晚霞的金光照在母亲的身上,母亲的身上金碧辉煌,她一脸的微笑着,心中的幸福早已写在她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