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产业

怎样发展蔬果产业

金东区畈田村找到了新路子

  “小西瓜每公斤5元,网纹瓜每公斤3.6元……”收购商李明军起劲地吆喝着。这段时间,金华市金东区岭下镇畈田村的蔬果收购点前,村民们拉着一车又一车的水果前来出售。李明军顾不得擦汗,将一框框水果过秤、装车。
  据了解,畈田村90%的村民从事大棚蔬果种植,人均年收入达1.6万元左右。这里的蔬果一年四季源源不断,1至5月是草莓,7至8月是网纹瓜、西瓜,11月又有莴苣。
  村主任程春明在20多年前得知种草莓效益不错,就与村上的两位农户尝试种植草莓。他们引进了日本品种“丰香”,前期投入每亩就要1500元,大风险的尝试并不被村民们看好。由于对温度的控制不当,第一批结果的草莓被冻伤了,加上技术和管理上的不足,第一次尝试没能给他们带来所期望的经济收入。
  总结了这次失败的经验教训后,程春明改进了种植技术,第二年情况就大有改观,草莓获得了大丰收,并以每公斤30元的价格卖出,共赚了7000多元,成为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看到程春明等人合伙种草莓带来的甜头后,村民们也纷纷尝试,第三年全村就种了20亩。通过不断摸索和经验交流,村民种草莓的技术日渐纯熟,草莓品质也不断提高。
  为了填补草莓收完后的空档,近几年,村里开始引进新的蔬果品种——小西瓜、网纹瓜、莴笋等,用套种模式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收入。现在的畈田村已是名副其实的“金华市区重点蔬菜基地”,共有大棚蔬果180亩,占全村农田面积的75%。“区农科特派员最近又给我们上了一课,传授了蔬菜大棚的种植技术。”程春明说,区农业部门已多次派技术员来村进行套种模式的专业指导,村民依靠科技致富的劲头更足了。
黄 园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