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3版:浙江林业

林道成了林农增收“快车道”

  “往年要靠肩扛背运,吃力还卖不了好价钱。现在有了林道,不但节省了大量的搬运费,大家管理竹山的积极性也都高了。”说这话的是桐庐县横村镇胜峰村联峰自然村的几名竹农。
  过去,由于竹山基础建设落后,这里的毛竹、冬春笋出山,肥料进山,大多要靠村民肩扛背运,不仅费工费力,而且生产成本高,严重影响了村民抚育毛竹的积极性。去年10月份,该村新建了1000米林道,直接受益竹林面积达300余亩,按每亩降低毛竹运输成本140元和肥料运输成本12元计算,每年可促进当地增收7万元。
  山区林道建设是减少林农劳动强度、降低林业生产成本、增加林农收益的有效措施。近年来,桐庐县委、县政府对此项工作十分重视,从2010年起每年把林道建设资金列入县财政预算,补助标准逐年增加。今年新出台的农业产业化政策将补助标准从2010年的每公里1.5万元提高到现在的每公里3万元,并确定了今后每年安排100公里县级林道建设计划。据初步统计,2010年至2012年间,桐庐县共新建县级林道233.3公里,直接投入资金2005万元,财政扶持资金590万元。
  桐庐县林业局负责人表示,今后几年,该县仍将把林道建设作为一项主要工作来抓,预计到“十二五”末,全县将达到每公顷山林有林道20米的标准,实现全县林区道路网状分布,让林道成为山区农民的致富路、生态保护的安全路和社会进步的文明路。 徐军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