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产业

铁皮石斛产业风生水起

业内人士提醒:效益虽好,但不可盲目扩种

  □本报记者 程益新
  这些天,乐清市四都嘉胜石斛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卓建胜正忙着和淡溪镇梅溪村、柏岩村的一些村民商谈土地流转事宜。“近几年,铁皮石斛的行情越来越好,我们合作社计划今年多种100亩,社员们摩拳擦掌,准备加大投入呢。”卓建胜说。
种植热情随行情一路高涨
“去年11月份到今年4月份,我们的铁皮石斛鲜条卖到了800元/公斤,价格比上一批足足涨了一倍多,所以社员们对种植铁皮石斛的信心更足了。”卓建胜告诉记者,合作社现有承包土地150亩,一半已经有产出,按4月份的价格,亩均利润达到7万元。
  不过,卓建胜并不满足于卖鲜条,明年他准备进行深加工,做成铁皮枫斗成品再投入市场。“年前的铁皮石斛一般适合做鲜条,年后的适合深加工,估计加工后的利润每亩能增加2万元。”卓建胜说,目前,他们已经申请了“皇嘉胜”等几个商标,明年就可以进行深加工。
  和卓建胜一样,乐清市雁吹雪铁皮石斛有限公司也赚了个盆满钵满。最近,公司最后一批移栽的铁皮石斛进驻大棚,总经理张征也算得到了一个暂时休息的机会。
  “我们公司种植铁皮石斛已经10多年了,两年前建起了育苗室,每年3月份开始育苗,5、6月份移栽后放入大棚管理,到后年就会有收成。”张征说,公司采取的是自己开连锁店直接与医药公司交易的形式,今年的行情可以用供不应求来形容,价格也就水涨船高,均价卖到了700多元/公斤。
  同时,为了铁皮石斛能在更适宜的地方发展,张征采取了“走出去”的战略,在云南一口气承包了1000多亩土地,准备扩大铁皮石斛种植规模。“目前正忙着搭大棚,育苗已经成熟,很快就能移栽。”张征介绍,这个基地集铁皮石斛组培、种植于一体,总投资预计达1.3亿元。据介绍,他们公司在云南省昆明市呈贡区创办的铁皮石斛组培室,有5500平方米,年培育石斛种苗将达8000万株,除自己种植外,还供应给在云南从事石斛种植的乐清老乡。“云南四季如春,气候湿润,植物在这里生长得特别快,生长期能延长好几个月。”张征说。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乐清人在云南从事铁皮石斛生产经营的已达1000多人,种植面积达3000亩,年产值达2亿元,并已形成铁皮石斛种苗培育、种植、贩运、加工、销售等一体的产业链。
政策支持推动铁皮石斛产业发展
  乐清人种植铁皮石斛的底气,来自于政府支持力度的不断加大。早在2009年,乐清市就出台了《关于加快铁皮石斛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年产优质组培苗500万株以上规模的组培室,一次性补助20万元;1000万株以上的,补助50万元;新增铁皮石斛种植基地连片3亩以上并且钢架大棚、喷滴灌设施完善的,每亩补助8000元;10亩以上新增基地的每亩补助1万元,50亩以上的每亩补助1.2万元,100亩以上的每亩补助1.5万元。
  今年初,乐清市对中药材产业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购置有了更详细的补助政策,对田间操作道硬化、土壤(基质)改良等,给予核定造价的60%以内的补助;添置质量安全检测和农业环境监测记录等仪器设备,给予购置额90%以下的补助。
  除了乐清市,我省武义、淳安、建德、庆元、仙居、嵊州、金华等地近年来也积极发挥生态资源优势,逐渐兴起了铁皮石斛种植业。我省的铁皮石斛产业经过近20年的培育和发展,已形成了集科研、种植、加工、产品生产、销售等较为完整的产业链。2007年,我省在国内率先发布了《浙江省铁皮石斛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对推动铁皮石斛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使我省成为全国铁皮石斛种植、加工主产区。2007—2011年,我省现代农业专项扶持铁皮石斛规范化基地建设、种子种苗项目17个,建成规范化、标准化基地1646亩。目前,全省铁皮石斛种植面积达1.3万亩,以铁皮石斛为主要原料的保健食品生产规模也不断扩大,在天台、乐清、金华、杭州等地初步形成了产业聚集区。全省经国家批准的铁皮石斛类保健食品有45个,占全国的69%,产品涉及颗粒剂、胶囊、片剂等多种剂型。2011年,全省铁皮石斛产业产值超过20亿元,成为全国铁皮石斛类产销量最大的保健食品之一。
  为进一步引导铁皮石斛产业健康有序发展,近日,省经信委、省农业厅、省食品药品监管局联合出台了《浙江省铁皮石斛产业发展指导意见(2012—2015年)(征求意见稿)》,其中明确了我省铁皮石斛产业发展的总目标,即争取到2015年,全省铁皮石斛种植面积达2万亩以上,产业产值达40亿元,培育销售产值5亿元以上的骨干企业2—3家。
不可盲目扩大种植规模
  原有的种植户都在扩大规模,新发展的地区又在一哄而上,铁皮石斛的价格还会这么高吗?“我觉得铁皮石斛在近三年内应该是稳步发展的,但是也面临着一些新产区的挑战,三年后四川、湖南、广东的新建铁皮石斛基地都有产出的时候,价格就不好说了。”卓建胜说,如果这几年市场接受度高、推广快,那么铁皮石斛产业的发展还是良性的。
  乐清市农业局高级农艺师项雄则认为,每亩铁皮石斛三年需投入10万元左右,目前种植户的技术参差不齐,而乐清又是自然灾害频发的地区,一旦有台风登陆,损失惨重。“铁皮石斛可以说是‘高投入、高风险、高产出’的‘三高’行业,种植户一定要稳步健康发展,切不可盲目扩大。”项雄说。
  据有关部门市场调研,铁皮石斛产品目前的销售市场主要集中在浙江、北京以及上海等少数几个省市。
  据省中药材产业协会副秘书长何伯伟介绍,近年来,铁皮石斛因其良好的药用价值和巨大的开发前景,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工商资本纷纷流向该行业,在给行业注入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盲目跟风发展、同质低价竞争等不利因素。同时,由于铁皮石斛种植技术和质量要求较高,新发展区基地规范化生产水平有待提高,有的基地为追求产量,存在盲目用肥用药现象,影响产品品质。目前在市场还存在一定缺口的情况下,来自石斛属其他植物伪品的冲击时有发生,对产业健康发展和行业信誉也造成负面影响。
  何伯伟提醒种植户,种植铁皮石斛切不可盲目扩大面积,盲目投入。铁皮石斛是我省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精品农业的重点品种,是保健品、药品生产的重要原料,是我国民族健康产业的支柱产品,保障其生产源头的“安全、稳定、有效、可控”是当前一项十分重要和紧迫的基础工作。我省将通过品种的良种化和专用化,生产基地规模化、规范化,积极推进全省铁皮石斛生产基地的质量管理可追溯制度和生产基地信用等级评价发布制度,全面推行《浙江省铁皮石斛生产基地质量安全生产管理记录档案》,争创全国一流的浙产铁皮石斛品牌,推动我省铁皮石斛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相关链接
  铁皮石斛,《黄帝内经》中称为“灵兰”,曰能治“消渴”(即糖尿病)。《神农本草经》曰其“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赢瘦,强阴”。金元四大家朱丹溪称其为滋阴圣品,李时珍也在《本草纲目》中强调了铁皮石斛“强阴益精,久服厚肠胃,轻身延年”的功效。《中国药学大词典》称铁皮石斛“专滋肺胃之气液,气液冲旺,肾水自生,善于养阴生津,治阴虚津亏诸症”。现代临床应用和药理研究证实,其对免疫力提高、抗衰老、糖尿病和萎缩性胃炎等都有确切疗效。
  铁皮石斛虽贵为“中华九大仙草”之首,但以前民间知之甚少。因为野生铁皮石斛生长在悬崖峭壁的背阴面,采摘困难,且对温度湿度要求高,繁殖率低,生长缓慢(长到20厘米需4-5年)。故唐宋以来铁皮石斛一向被列为贡品,也曾作为国礼。后因毁灭性采摘,濒临绝迹,1987年,铁皮石斛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中药材之一。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