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庆元县松源街道五三村的对面山上,一株株甜桔柚正呈现出“青枝绿叶吐翠果”的壮观景象,当年的荒山野岭,如今已成了名副其实的水果基地,2010年,还被评为省级现代农业精品园。作为拓荒者,庆元县森龙菌蔬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范良贵,在这片山岗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
时尚老板甘当果农
夏日,正是甜桔柚挂果季节。上午10时,迎着阵阵山风,皮肤黝黑,一身运动服打扮的范良贵,熟练地驾驶着越野车驶进对面山。自包下对面山1000亩荒山种甜桔柚后,这里就成了范良贵的“家”。
范良贵过去十几年一直经营菇类企业,事业红红火火,是庆元县屈指可数的成功企业家之一。2002年,他迷上了甜桔柚产业,毅然拿出多年积蓄,承包了五三村对面山的1000亩荒山,种起了甜桔柚,并成立了庆元县森龙菌蔬果业有限公司。
然而,范良贵发现事情远没有他想象的那么简单,一切都得从头开始。由大大小小沟坡组成的对面山,有过许多诨号——倒虹吸沟叫“倒垃圾沟”;浪子沟叫“狼洞沟”;还有村民废弃了的大沟滩、薰坑岭、大掌弯。那时,在对面山上造林都很困难,更不用说种果树了。“干了一天活,身体承受力几乎达到极限,晚上躺在床上,闻着浑身汗臭、感到腰酸腿疼的时候,心里就想着,明天说什么也不干了,回去操老本行,可一到早晨,看着旭日下青青的山野,就又坚信人生的梦想在农业领域同样能够实现。”
就这样,范良贵全身心扑在果园里。干旱是荒山种植甜桔柚的难题。没有水,他叫帮工从1公里多远山顶上把水引入山间蓄水池,然后再一担一担挑到园区;没有路,他就自己画图设计盘山路,然后亲自开着推土机修路,终于在崎岖的山梁上修出了一条宽4.5米、长4.5公里的道路;没有技术,没有经验,他虚心求教于大专院校和农业局的专家,并与他们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还订购了《中国果树病虫》、《农村信息报》等报刊杂志,一有空就钻研种植技术。
修路、引水、园区开发,加上山地的租金,范良贵累计投入860多万元。
渐渐地,范良贵成了四里八乡闻名的甜桔柚大王,修剪、深翻、营销样样精通。
一直为范良贵工作的老农说:“他从前穿衣一身名牌,现在可好,身上全是便宜的衣服,每次山上下来都是灰头土脸的。”
有付出就会有收获。2007年,甜桔柚开始投产。范良贵开心地说:“扣除开支,现在一年收入150多万元。”
用工业理念经营农业
走进位于精品园山脚的公司大院,错落有致的分布着水果分选流水线车间、冷库、仓库、停车场等。偌大的办公室里,电脑、打印机、传真、会议桌、空调一应俱全。
范良贵说,经过十几年经营,他已经组建起一支成熟的员工队伍,自己更像一名经营管理者,说得时尚一点就是种果CEO,主要负责制定发展规划,联系农技部门,安排园区管理时间表和分工,还有分选销售等。“在选择投资项目时,运用企业管理的思路来操作。”范良贵说,他把工业生产的成本核算等办法引入农业生产领域,综合考虑投资回报率、市场前景、规模效益等各项要素,做到上一个成一个见效一个。
2010年,范良贵投资130万元,上甜桔柚标准化基地提升项目,安装了微蓄微灌、频振式杀虫灯等设施,硬化了园区道路,建造了冷藏设施,进行采后贮藏保鲜,延长甜桔柚供应期。去年,精品果率达到75%以上,甜桔柚远销日本、法国等国。
“产业竞争不只是在产品品质上,也是管理、储藏、运输等产业链的较量。”范良贵说,尤其是在“农超对接”后公司销售渠道大幅拓展的情况下,高品质产品成为公司持续发展的坚强后盾。而“提升项目”让园区的基础设施上了一个大台阶,实现了管理、分级、冷藏运输全程科学精益化。
2005年,范良贵就为公司生产的甜桔柚注册了“鲜润”商标,一方面实施标准化生产,一方面利用参加各级农博会等途径,打响“鲜润”甜桔柚品牌。他自豪地说:“有了设施农业,再加上先进农业技术和管理,我们这里一公斤‘鲜润’甜桔柚能卖到9元以上。”
推行甜桔柚产地编码卡制度,是范良贵用工业理念经营农业的创新之举。笔者看到,产地编码卡为名片大小的绿色胶贴纸,上面分别印有该甜桔柚种的生产片区、溯源编码及管理者等。“在任何销售环节,一旦检验存在质量问题,都可以凭借产地编码卡追溯到最初责任人。”范良贵说。
“发展精品农业还要依靠产业互动。”范良贵说,为了有更多的资金投入,他走多种经营的路子。眼下,在精品园东侧,一座占地7亩的休闲山庄又开始动工建设。范良贵说,甜桔柚开花时,游客可以登高远眺,欣赏这1000亩连绵的“花海”,甜桔柚收获时,游客可以体验采摘的乐趣。
自己富了,不忘带领村民致富
“以前做生意是为了赚钱,现在投资搞农业,是为了带动当地农民发展,成就感和幸福感大不一样。”范良贵说。
微蓄微灌、频振式杀虫灯等一批先进的农业设施在甜桔柚精品园推广和应用,给当地农民一种全新的启示,他们纷纷上门参观、学习。范良贵总是来者不拒,倾囊相授。平时范良贵还无偿为农民联系农技专家到街道办培训班,为农民讲授科普技术。“农户在接受服务前,我会提要求。”范良贵说,这个要求就是:一旦种植成功,有比较好的经济效益时,要免费向其他农户传授技术。“现在家家户户都在忙种养,村头村尾游手好闲的人没有了,很少有人为一点小事吵架。”五三村农民叶贵户说,以前自己从不看书,自从种了200多棵甜桔柚后,经常看书学技术,街道办的种养培训,他也每期必到,现在村民之间聊的大都是种养问题。
2008年庆元甜桔柚大丰收,许多果农因缺乏销售渠道而心急如焚。范良贵以保护价敞开收购果农的甜桔柚,解了果农燃眉之急。“那一回范良贵损失了十几万元。”说起此事,村民们无不感激。而范良贵说起这件事从不后悔:“自己富了,更要帮助村民致富。”
范良贵的努力得到了各方的认可,除了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省级现代农业精品园、省级森林食品基地、省首批绿色食品生产示范基地创建点等多项荣誉,今年3月他本人还当选为庆元县政协委员。对于自己的选择,范良贵越来越有信心。
庆元县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说,从过去单一的“以工补农”,到如今“以工建农、以工促农”,范良贵投身农业开发,既壮大了企业自身,又推动了现代农业的发展。
姚德延 黎东兴 兰洲 陈士平
范良贵(右)在查看甜桔柚生长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