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文摘

新加坡:清洁工上岗至少要通过7门考试

  在新加坡,你总能感觉到一种职业化的服务,司机、保安、营业员……这些从事着普通职业的人们都能让你看到新加坡人身上普遍存在的热忱、专业、可信赖的职业素质,而这些素质与新加坡政府大力推广的职业教育不无关系。
  保安:走出屋子为游客指路
  在新加坡,问路是件令人愉快的事,尤其是跟保安,他们职业化的态度,让你感到亲切以及被尊重。新加坡国民由华族、马来族、印度族等几个不同种族的人口组成,其中保安行业的印度族人居多。
  记者曾在傍晚时分在乌杰路附近迷路,四下没有路人,便选择跟路边一栋看起来非常高档的住宅区的保安问路。这是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皮肤黝黑,带着眼镜显得很是斯文,记者还没开口,他便打开了保安室的窗户,主动投来询问的目光。当记者用不太熟练的英文说明来意后,保安师傅立即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径直走出保安室,询问记者具体要去的地方。
  因为记不清确切的地名,这位保安师傅还试图帮记者回忆,明确要找的地方后,他领着记者走了大概十几米远,到了一个看得见方向的路口上,悉心在路口处指出方向,直到记者表示很清楚后,才微笑返回。
营业员:主动为瑕疵商品打折
  离开新加坡前一天晚上,记者在一家日本风格的小店里看中一件工艺品,一根挂绳,上面拴着八个小动物,每个小动物下面有一个迷你镜子,售价8新元,当即决定买下。
  在营业员小姐给包装的片刻,她发现挑选的商品有点小瑕疵,其中一面镜子掉了下来。事实上,这是个再小不过的问题,用双面胶一粘,两分钟便让其重新完好。
  但营业员却表现出莫大的歉意,询问记者是否还要购买,在得到肯定的答案后,她显得非常开心,做出了一个让记者颇为意外的举动主动提出为商品打五折。
  为了避免镜子划到手,在包装时,营业员小心翼翼把掉下的那块玻璃做了单独的处理后才和挂绳放进了同一个袋子。记者临走时,她又一次出乎意料地赠送一条彩色的手机链,并反复表示了抱歉和感谢。
清洁工:上岗至少需通过七门课程
  在新加坡,公厕会令人印象深刻,无论是大商场的还是小餐馆的,公厕都绝对不会让人有不净之感,并且每一间,都可以轻松找到厕纸。这是因为在新加坡,一名卫生间的清洁工也需要进行为期半个月左右的专业培训后方能入职。
  在给清洁工培训的教室里,有各色教具,多种品牌的洗剂用品,喷壶、扫把、纸巾、吸尘器、清扫机、拖布、水桶等。最有趣的是教室的地面上,有多种污渍,比如黏在地上的胶、泛黄的水垢等等,为的就是在上课的时候来做演示,用不同的方式处理不同的污垢。
  据介绍,在新加坡一名清洁工上岗之前需要获得一个类似上岗许可证的“环境卫生证书”,而要拿到这本证书,就需要通过7-12门课程。
  清洁工培训机构工作人员说,职业教育课程以打造综合性人才为导向,岗位技能只是基本要求,相关的行业知识和素质提高也非常重要。因此,在每个行业证书里都包含了许多课程模块,提供给学员行业全面的知识。比如环境卫生证书包含的不只是环境的卫生管理技巧,也包含了职场安全知识、防火知识,服务理念和沟通方式等等。
  想充电,政府帮你交学费
  对于爱学习的人来说,生在新加坡无疑是幸福的,因为政府对于劳动者提供职业技能的支持力度很高,并帮助你承担很大一部分的学习费用。
  新加坡最大的职业培训机构——职总恒习,有各种方面的培训,从最初级的语言进修到高级的商业管理,共有900多门课程,由于是政府扶持机构,这里的许多针对就业者的培训能享受到高比例的政府补贴。
  总裁徐永刚说,“最近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合作举办了流程管理创新课程,学员都是企业管理者,进修时间为5天,缴费16000新元,但其中70%的费用是政府补贴的。”
  跟面向高级管理者的培训相比,一些初级的基础技能培训则能获得更高比例的学费补贴,比如初级的语言类培训,学费1300新元,学员可获90%的学费补助;一般的技能培训,学员也可获50%-70%的补助。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政府在帮你支付大部分职业教育的学费。
国民素质高,给新加坡带来了好口碑
  记者在新加坡听说过这样一件事,在非典时期,由于旅游等行业的停滞,许多国民赋闲在家,政府便鼓励大家去进行职业培训,自我充电,而凡是响应的人,政府不但免学费,还为其发工资。如此鼓励国民学习的例子无疑极端,但是不能不说在提升国民职业素质上起到了正面的作用。
  劳动者的职业素质的提高,给这个国家带来的东西其实更多,服务业的优质,政府办事的高效,无疑提升着这个国家对于投资者、旅游者的吸引力,为其获得了良好的国际口碑。倘若盘点一下这些因素提升的消费和贸易量,相信对于这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好处,已远高于当初政府为职业教育埋单的钱了。
  (摘自《扬子晚报》柳扬/文2012年6月7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