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农民信箱

应让阅报栏常换常新

  编辑同志:
  如今,农村不少地方的行政村都设有各种各样的阅报栏。一些阅报栏的设计、制作可谓新颖夺目,相当考究。有的是铝合金制作的,有的是用塑钢材料制作的,有的还配备了灯光,以供人们夜间驻足观看观赏。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一些阅报栏在设立之后,尚未加以好好利用。有的阅报栏内的报纸多是过了期的,发了黄的,有的长期脱落而无人“理睬”,至于一些好端端、漂漂亮亮的阅报栏被贴上一些杂七杂八的广告纸的更是时有所见。难怪一些爱好看报、喜好文字的过往行人,每每看到如此“景点”,掉头就走。
  探究一些地方阅报栏管理不善的原因,笔者以为主要有这样几种:一是一些地方分管文化、教育的领导对此尚未引起足够重视。有的想当然地认为,设立阅报栏已是不错的了,至于阅报栏的“后续”如何?“前景”怎样?倒可“忽略不计”。二是具体贴挂报纸的不够尽心尽责。报纸天天出,自然还得有人加以天天挂。然而,由于一些具体负责贴挂报纸的,缺乏应有的热情和责任心,再由于那些“贴挂员”文化程度不高,识字不多,以致在每每“履行责任”时,随心所欲,随意乱挂滥挂,甚至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久而久之,一些阅报栏也就渐渐地不尽如人意。三是巡查、监测、考核力度不足。对于阅报栏之类的文化设施的管理,尚未进行过有力有效的巡查、监测、考核。
  阅报栏也是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中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在大力倡导全民学习的今天,阅报栏有着它独特的魅力。阅报栏唯有常换常新,方能发挥出应有的效用。对于阅报栏,有关方面、有关部门该是辅以经常性的巡视、监督、检查、考核的时候了!
宁波市海曙区读者 王水成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