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问题在当初入世谈判中是最难的一个问题,也是在入市以后各方面预期最悲观的一个问题。但从这十年的影响评估来看,尽管农业方面入世面对了很多质疑,但带来的影响很大,归纳下来主要是贸易效益,生产效应,以及政策反映三个方面。”日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秘书长程国强在“加入WTO十年后的中国”课题成果发布会上表示。
贸易效益的影响是既直接又明显的。十年以来,中国粮食出口从当初的150吨增长到2010年的500吨,特别是进口贸易增长得比较快,从十年之前 100多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950亿元。之所以会取得这样成绩得益于这十年来利用开放的环境确立了农产品贸易的新战略,对出口进口的方式做了较大调整。
从生产效应来讲,十年来通过建立统筹利用国内外两种市场两种资源的战略机制,为缓解国内农业资源短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当然,政府在国内农业政策支持的调整上应该是前所未有的,入世以后,对农业提供补贴的额度增加了,也对一些主要的粮农产品提供了价格政策。
程国强认为,从国际来看,中国农业面临三个挑战。一是今后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全球气候变化、农业的能源化、金融化趋势,导致农产品本身市场价格的波动。二是整个国际农业竞争环境更加复杂,发展经济的政策调整,可能对政策要求会更高,加之多边体系的制定难度会更大。三是全球农业经营集中度还在提高,能够拓展贸易、投资建立供应链的空间是越来越小,这样就需要对下一步的农业开放问题有一些战略性的思考。
(据新华网 2012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