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1年平均工资主要数据显示,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同比名义增长14.3%,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8.5%;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同比名义增长18.3%,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12.3%。
为何2011年平均工资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司长冯乃林从三个方面来解读。
一是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职工工资增长提供了坚实基础。2011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2%;公共财政收入同比增长24.8%;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54544亿元,同比增长25.4%。
二是进一步改革完善工资制度为职工工资提高创造了条件。2011年,各级政府围绕改革工资制度、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全国共有24个省份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增幅达22%。27个省份发布了2011年工资指导线,基准线提高幅度多在14%以上。各地继续稳步推进公务员津补贴工作,实施事业单位绩效工资。
三是企业用工成本上升助推了职工工资上涨。一些企业为了有效解决“招工难”现象,或者为了抢占科技人才、技术工人的优势,都采取了提高工资、改善福利待遇等一系列有效手段。据统计,2011年外出农民工月均收入首次突破2000元大关,达到2049元,比2010年增加359元,增幅达21.2%。平均工资较快增长的现象,可以说是我国企业用工成本上升的一个缩影。
(摘自《人民日报》 朱剑红/文 2012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