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第七届农运会将在海宁市拉开帷幕。作为农民朋友们的一次盛会,本届农运会将有哪些特色体育比赛项目?将如何突出农味?6月2日晚上的开幕式又有何亮点?5月31日,记者专程前往海宁探营。
舞龙比赛:热闹难度并存
在农运会的各个项目中,舞龙比赛一直是我省的强项,曾在全国农运会中多次取得不俗的成绩。5月31日,记者来到海宁市体育训练馆,这里已是锣鼓声声,热闹非凡。为备战第二天的舞龙比赛,来自宁波、嘉兴、丽水等地的舞龙队正在抓紧最后的热身。
震耳的锣鼓声中,一支身着黄色民族服装的队伍正卖力舞动着一条五彩斑斓的彩龙。配合着鼓乐的衬托,彩龙在他们手中变换出蛟龙漫游、龙头钻档子、神龙摆尾等各种造型,其高超的技艺、丰富多变的动作让人赞叹。据了解,这支舞龙队来自宁波奉化,是我省上届农运会舞龙项目冠军得主,曾远赴英国参加伦敦奥运年文化节演出。
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舞龙好看又热闹,可表演起来却一点也不轻松,竞技舞龙比赛有严格的难度要求。”本届农运会舞龙比赛副裁判长王基明告诉记者,比如,比赛用的彩龙龙头不能轻于2.5公斤,龙长不能少于18米,龙杆不能低于1.65米。此外,队员们还必须在规定时间中完成包含31个难度动作的规定套路,和具有自己特色的自选套路。“竞技舞龙难度动作包括8字舞龙、游龙、穿腾舞龙、翻滚舞龙等,都必须经过长期练习才能完成。”
田径比赛:农味趣味兼具
田径比赛是农运会的大项,共有11个比赛项目。和其他运动会不同,农运会的田径项目将特别突出农味,很多项目都是和农业生产、农村生活紧密结合的,趣味性也很强。
比如抗旱提水保苗比赛,就是在足球场上画一条50米长的跑道,跑道上放一座木桥,运动员要双手各提一个空的小塑料桶,跑到一个装有水的塑料桶处,把两个小塑料桶装满水,再提着走过桥,把水倒入规定地点。在五分钟内,提水最多的运动员获胜;而60米插秧比赛中,运动员先要挑着两个箩筐,跑到规定地点把300颗塑料秧苗放入筐中,然后再跑到插秧区进行插秧。在比赛时,运动员要站好插秧姿势,必须背朝天,脸朝插秧区,不能采用全蹲式姿势插秧,如果一颗秧苗没有插入圆孔内,就不能计名次。
开幕式:水乡文化尽现
开幕式文艺表演一直是各类运动会的“重头戏”。本届农运会开幕式文艺表演将于6月2日晚七点半在海宁市体育馆内隆重上演,表演约40分钟。据了解,为体现农运会的特色,开幕式文艺表演节目都是农民体育活动、农村传统文化的提炼,演员也都以农民群众为主,没有邀请明星出演,但开幕式文艺表演非常喜庆,为迎接省第十三次党代会营造了浓浓的喜庆氛围。
记者从开幕式文艺表演导演组获悉,文艺表演将分为序曲大地欢腾、水乡潮韵、水乡灯韵、龙腾盛世和尾声五个版块。在弘扬体育精神风貌的同时,表演还将突出“水”元素,充分展现出海宁水乡文化地域特色和群体艺术风采。比如歌舞表演《车水欢歌》,就是在潺潺的水声和车轱辘的转动声中,一群少男少女在田间劳作、歌唱,展现海宁水乡特有的劳动画面;歌舞《海宁花灯》则是由36名婀娜多姿的少女,身着粉红荷花裙,手提海宁花灯,如一朵朵出水芙蓉,伴着变幻起伏的古典音乐,从台下缓缓流入表演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