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尿素市场刚刚经历过的高价狂潮可谓是谱写了农资行业的先河,其出厂报价普遍为2450元/吨暂且不说,关键是市场供求却持续紧张。此情此景令那些从业十多年的前辈们一头雾水。大家共同的疑点在于解释不清尿素的流向。但在近期工业肥采购减量之后,出口以及农业需求似乎很难承担起支撑高价尿素的重任,尿素行情已经显露疲软走势。
首先是出口方面,印度招标日期一再推迟,官方解释为价格过高,而在高价背后应该也存在着炒作因素。之前,因美国提前采购而抬高的国际尿素价格略显虚高。这对于中国贸易商而言十分不利,除了难以判断七月出口价格之外,还不能确定发改委对出口的最终态度。所以,之前被炒作的集港热在此时也消停了许多。
其次,农业需求也成为了业内存疑的焦点问题。按往年经验判断,5月下旬至6月底,应该是国内施用尿素的旺季。但今年却有了不同见解,原因就在于随着农民用肥结构的改变,尿素直接作为农业肥的比例已逐年减少,更多用于生产高氮复合肥。如此一来,就会有大量高氮肥作为尿素的替代产品流向化肥市场。因此,即便当前下游尿素库存偏低,商家也会谨慎对待。
综上所述,复合肥企业正从生产期转向销售期,对尿素的需求量也在减少;后期尿素出口行情并不乐观,贸易商多会保持观望态度;国内6月前后的玉米等大田作物施肥由于存在高氮肥与尿素之间替代量的问题,暂时难以判断尿素需求。但可以预计,近期国内尿素价格将小幅回落。
杨卢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