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B13版:农业两区建设特刊

瓯越大地掀起田野革命

近两年来,温州市委、

  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业“两区”建设,以工业化理念抓现代农业发展,健全工作机制,出台扶持政策,凝聚建设合力,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农业“两区”建设实现了从“搞规划、抓试点、探路子”向“抓落实、保质量、建机制”的转化,“两区”正在这片金融热土上生根发芽,吐蕊开花。
“粮仓”建设有序推进
  截至今年3月底,该市已认定粮食生产功能区37个,面积8.6475万亩,其中省级6个共9586亩,市级3个共9010亩,县级28个共67879亩。
  2011年省下达该市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任务10.32万亩,至目前,该市已通过县级认定的粮食生产功能区16个,总面积2.5739万亩;瓯海、瑞安、文成、泰顺等4个县(市、区)共41个点已建设完成,等待验收,面积4.22万亩;鹿城、龙湾、平阳、苍南等4个县(市、区)共30个点预计7月底能完成,面积3.87万亩。届时,2011年省下达该市任务将全面完成。
  2012年省下达该市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任务10.14万亩,目前该市已落实粮食生产功能区创建点111个,面积12.8万亩。
现代园区全面“开花”
  截至今年3月底,该市在建现代农业综合区13个,在建主导产业示范区46个(其中省级33个),在建特色农业精品园189个(其中省级82个);已基本建成主导产业示范区10个、特色农业精品园33个、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区10个。
  今年,该市计划全面续建现代农业综合区13个,基本建成主导产业示范区15个、特色农业精品园40个、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区10个。
  今年一季度,该市已投入建设资金1.28亿元,新建各类大棚5126亩、喷滴灌设施5565亩、蓄水池3430立方米、畜禽舍38550平方米、生产配套用房5340平方米、道路22950米,为实现全年目标开了个好头,打下了坚实基础。
五个强化聚力“两区”
  温州市的农业“两区”建设能有今天这样欣欣向荣的局面,得益于该市刚柔并济的推进手法,既严密组织、舍得投入,又抓住重点、严格考核,具体体现为五个“强化”:
  ——强化组织领导。该市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开展专题调研,市政府每年召开“两区”建设现场会,扎实推进“两区”建设。全市各级党委、政府也都将“两区”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建立了完善的建设工作组织领导体系。
  ——强化政策扶持。该市市级财政整合5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两区”建设,下属县(市、区)中,龙湾、瑞安、乐清、平阳、文成、永嘉、苍南等七个县(市、区)也出台了农业“两区”建设的资金扶持政策。同时,该市充分考虑当地社会资本雄厚的优势,采取积极优惠举措,鼓励、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农业“两区”建设,初步形成了多元化投资现代农业建设的趋势。
  ——强化主体培育。该市积极培育和引进现代农业的新型主体,目前,该市已有124家农业龙头企业、21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60个种养大户等新型主体参与农业“两区”建设,逐步形成了合作社、种植大户、农场、农业龙头企业等多种经营主体参与的经营管理模式。
  ——强化服务指导。针对“两区”建设中涉及的项目资金管理、建设要求、建设目标和相关政策等新问题,该市多次组织专题培训和辅导,全市先后培训各类人员1500多人次。
  ——强化监督检查。两年多来,该市逐步健全农业“两区”建设考核机制,将农业“两区”工作列入市委、市政府新农村建设工作考核目标。县级层面也加强了对农业“两区”建设的考核力度,比如平阳县将农业“两区”建设列入各乡镇工作考核目标,作为乡镇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考核实行“前五后六”原则,考核前五位优先使用,后六位通报批评。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