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扬麦18”、“扬麦20”亩产有望达380公斤;“浙油50”、“浙大619”高产田亩产可达200公斤以上。

我省一批春花作物新品种表现抢眼

  □本报记者 葛勇进
  小麦和油菜是我省主要春花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5月6日-7日在全省春花作物新品种现场考察会上,由我省科研部门选育或引进的一批小麦、油菜新品种田间表现良好,高产稳产,受到来自全省各地种子推广部门和种业企业代表的好评。业内人士表示,今后我省将加快推广应用这些油麦新品种,为粮食增产提供保障。
新品种普遍表现稳产高产
  考察期间,与会代表实地观摩了杭州萧山区、海宁、湖州吴兴区等地的油菜“浙大619”、“浙油50”、“中双11”,小麦“扬麦系列”等新品种的展示示范现场和高产示范方。
  从展示示范的品种来看,新品种普遍表现稳产高产。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公司萧山分公司在江东示范的“扬麦18”、“扬福麦4号”等12个小麦新品种,均表现不俗,其中20亩“扬麦20”高产示范方,目标产量350公斤,而据技术人员拷种测产,亩产可达380公斤以上;杭州萧山区瓜沥镇航民农场种植的102亩“浙大619”油菜新品种,目前荚多饱满,长势喜人,经农技人员田间调查,亩产可达200公斤以上;而湖州市吴兴区妙西镇王村45户农户种植的107亩“浙油50”、“中双11”油菜新品种,同样丰收在望。其中,农户聂水荣种的1.6亩“浙油50”亩产可达200公斤以上。
  据了解,目前,我省种植的小麦主要品种为“扬麦12”等,平均亩产在300公斤左右;油菜品种为“浙双72”、“浙油18”等,平均亩产约150公斤。从示范情况看,各油麦新品种的整体表现普遍较好,虽然受前期气温偏低,降雨量和雨日多,日照时数偏少等不利因素影响,但多数新品种的表现都优于对照品种。
“十二五”期间,我省将推广100个以上农作物新品种
  省种子总站有关负责人表示,“十二五”期间,我省将建立商业化育种体系,加快农作物品种创新。在育种上引入竞争和利益联结机制,突破种业企业商业化育种发展瓶颈,引导农业科研院所加强应用性研究,加快培育一批优质高产、适宜机械作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着力打造种业大省、种业强省。
  据悉,“十二五”期间,我省将力争育成高产、优质、多抗、专用等农作物新品种100个以上,重点推广已育成并经国家和省审定、认定的农作物新品种100个以上,大力推广“双高、双低”油菜和优良小麦品种,使春花作物的良种覆盖率提高至95%以上,主导品种覆盖率超过70%。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