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环保组织发布茶叶农药调查报告,质疑国内9大品牌茶叶企业的产品含农药残留,引发公众“还能不能喝茶”的争议。为此,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中国工程院院士、茶学专家陈宗懋表示,“农药残留”和“农药超标”是不同的概念,检测出农残不等于就有危害,“就像去医院体检,通过对照标准值,才能知道指标是否正常。”
福建省农科院茶科所副所长、植保专家吴光远告诉记者:“大部分农药是脂溶性的,不溶于水。检测所用的是有机化学方法,目的是为了检测出其农药残留量。但用水泡茶时,其农残分解出来的量只是有机化学检测量的10%—20%。所以在理论上,农残标准合格的茶叶泡出的茶水是安全的。”
刘新表示:“我国人均饮茶量每天不足10克,加之大部分农药不溶于水,即使茶叶中有少量的农药残留,泡出的茶汤中农药含量极低,通过饮茶摄入的农药也在安全范围内,不会对人产生健康风险。”
针对此次事件引起的风波,陈宗懋表示,“如果茶叶里含有违禁农药残留,企业应该对产品进行自查和追溯,对消费者负责。”刘新认为,监管部门和茶企应该提高质量意识,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同时,还需加快相关标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摘自《人民日报》 徐丹 冯华赵君平/文 2012年5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