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生产绝不能大意,我生产紫菜的每一个环节,都请上海海洋大学的专家进行跟踪,样品送到上海检测。”日前,象山高塘岛乡纱帽绿村紫菜养殖大户尹根卫站在600余亩紫菜良种场内,向笔者介绍道。
尹根卫双手伸进水里,捞起一串紫菜苗,查看了一番,将紫菜苗放回原处,面露喜色,不禁感叹道:“紫菜新品种的育苗技术总算过关了,这6年来,我可走了不少弯路啊!”2005年,尹根卫在上海海洋大学专家的倡议下,试养紫菜新品种“太空1号”、“太空2号”。对比当年新老品种的收获,尹根卫发现,36张网的新品种紫菜获利2.2万元,而72张网的老品种紫菜才获利2.1万元。而且从口感上、卖相上,新品种都明显优于老品种。初尝甜头的尹根卫动心了,他希望能推广新品种紫菜养殖。可是,2005年的这一小批新品种紫菜苗是上海海洋大学的专家为科研需要而培育的,要是今后进行大规模养殖,紫菜苗从哪里获取?只有小学文化的尹根卫作出一个大胆决定:自行培育新品种紫菜苗。
2006年,尹根卫开辟场地,投入资金,尝试着培育“太空1号”、“太空2号”紫菜苗。为了获取技术上的帮扶,尹根卫趁大学里放暑假,请来几位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在自己的育苗基地蹲点,和专业人士一起攻克大面积育苗的技术难关。第一年尝试,尹根卫的良种场紫菜苗成活率仅为5%,亏空了20余万元资金。“一定要搞到育苗成功为止!”尹根卫并不就此放弃,2007年、2008年,他又投入资金和精力,全力以赴搞新品种育苗。这两年的结果和2006年一样,紫菜苗成活率为5%,每年亏空了20余万元。
连续3年的失败,并没有让尹根卫退缩,他总是想起2005年的新旧品种收获对比结果,认定培育紫菜新品种“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2009年,他义无反顾地继续搞新品种育苗。这一年,尹根卫成功了,新品种紫菜苗成活率猛窜至100%,尹根卫憋了4年的一口气,终于可以舒舒服服地吐出来了。
尹根卫尝到养殖新品种紫菜的甜头后,把新品种推荐给高塘岛乡龙泉岛紫菜专业合作社的10名社员,抱团做大紫菜产业。尹根卫说,他的目光不是仅仅盯着眼前的几位社员,他目前正在筹建一个省级紫菜良种场,从明年开始,把自己培育的紫菜新品种推广到省内外,让更多的紫菜养殖户共享新品种。
郑丽敏 应红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