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3版:浙江林业

精准林业从“土壤诊所”起步

  近日,杭州市林业科技推广总站专家给临安清凉峰镇顺溪村30余户农户送来了土壤“体检报告”,并量身配置了47份“药方”——山核桃林地测土配方施肥卡。
  此次“体检”主要是对47份样土中的氮、磷、钾等养分指标、土壤ph值进行检测分析。检测结果表明:顺溪村山核桃林地缺钾、缺磷现象普遍存在,个别区域甚至极度缺乏;土壤酸化严重,ph低于4.5的土样占总土样的15%以上。这些问题会导致山核桃品质下降、容易发生干腐病等病虫害。
  专家通过施肥试验和产区调查,运用自主研发的山核桃林地测土配方软件,对各土样代表的林地进行土壤养分丰缺情况分析,为该村30余位农户量身配置了47份“药方”——山核桃林地测土配方施肥卡。该施肥卡提供了单质组合方案、理想复混肥方案、优选复混肥方案等施肥意见。对土壤酸化严重的农户,专家给出了土壤改良指导意见。为了让农民更直观地理解,专家团队直接来到山上,一对一地对农户进行施肥指导,深受农户欢迎。
  目前,杭州市拥有山核桃林约80万亩,年平均产量1.7万余吨,一产年均产值近8.5亿元,山核桃已成为杭州西北部山区广大农民的“摇钱树”。然而,由于缺乏对林地土壤肥力状况、营养需求特征及需肥规律等的研究,不少农民在施肥上存在很大盲目性,导致施肥成本高,增产不明显。同时,由于长期过量单一地使用化学肥料,致使林地土壤酸化现象严重、地力衰退、病虫害加剧等。
  如何合理施用肥料,促进山核桃产业可持续发展?这些都要从土壤中寻找答案。近年来,杭州市林业科技推广总站在山核桃良种繁育和生态经营特别是土壤分析、化肥使用等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努力寻找一条精准高效的发展道路。
  早在今年2月中下旬,杭州市林业科技推广总站就协同浙江农林大学、临安林科所等单位专家,来到临安清凉峰镇顺溪村,为村民们带来了测土配方第一课。专家们除了驻点坐堂候诊、现场开处方外,还对农户的林地面积和近5年来产量、施肥量、品种等逐一登记,目的是建立测土配方数据库,为下一步采集土样、配方设计等打下基础。当天,专家采集了顺溪村30余户农户的土壤样本,经过近1个月检验分析,结合每个农户原来的经营情况和目前产量,分别提出了不同的施肥意见。这才有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接下来,专家还要在顺溪村选取5-10户农户,进行2-3年的跟踪调查,通过建立技术档案、定点试验、重点分析,逐步探索出一条发展精准林业的新路子,逐渐扩大范围,造福农民。
杭林可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