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大佛龙井,23亿元身价是如何打造的

  □本报记者 袁 卫 文/摄
  春暖花开,新茶飘香。4月11—13日,2012中国茶叶大会暨第六届大佛龙井茶文化节,在位于天姥山脚下的中国名茶之乡——新昌县隆重举行。开幕式上,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发布了2012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十强,新昌大佛龙井以近23亿元的身价,与西湖龙井、安吉白茶一起,为我省夺得了全国十强中的三席。借着参加盛会之机,本报记者试图从新昌茶产业的生产、加工和销售环节,寻找大佛龙井魅力之源。
好品质成就大品牌
  新昌产茶历史悠久,1500多年前就开始栽培茶树;17世纪中叶,新昌珠茶被誉为“绿色珍珠”,走俏国际市场;改革开放以来,通过茶类结构调整和名优茶开发,新昌茶业得到快速发展。2011年,该县茶叶总产量达5638吨,产值6.31亿元,占全省龙井茶产量和产值的20%左右,全县近三分之一的农业产值和近六分之一的农民收入源于茶叶经济。新昌也收获了“中国名茶之乡”、“全国十大重点产茶县”、“浙江省茶叶产业强县”等荣誉称号。
  随着新昌茶叶经济的蓬勃发展,新昌茶叶的主打品牌——大佛龙井的知名度和品牌价值一路攀升,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品牌,到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并连续3年入选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十强。如今,大佛龙井已成为浙江绿茶大军中举足轻重的一员,稳居浙江十大名茶之列。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大佛龙井品牌能有现在的知名度,与我们在品牌创建和保护上作出的努力休戚相关,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新昌茶叶优异的品质。”新昌县名茶协会秘书长赵玉汀告诉记者,新昌在茶叶方面还有两项国字号荣誉——全国茶叶标准化示范县、全国茶叶科技示范县。在新昌现有的12万亩茶园中,有8万多亩获得了省级以上无公害、绿色、有机认证,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达7.67万亩,占64%,位列全省前茅。近年来,新昌始终把农业科技推广作为提升茶叶质量的有效手段,先后制定了5个大佛龙井生产技术规程,推广先进适用技术8项,大大提升了茶叶品质,大佛龙井茶产品在农业部茶叶质量检测中心组织的多次行业统检中,始终以100%的抽检合格率保持“不败金身”。
  新昌县县长马永良表示,下一步,他们将逐步改造现有的3万亩低产低效茶园,引导茶树品种选择从“早生”向优质转变,逐步实现该县茶树早、中、晚生品种的合理搭配;同时,大力建设10个现代茶叶示范园区,努力建成3个省级茶叶主导产业示范园区和3个省级茶叶精品示范园区,切实提升茶叶品质,夯实大佛龙井的品牌基础。
新茶王引领精加工
“哇,好香啊!”
  几乎每一位到新昌中国茶市参加大佛龙井茶文化节的客人,都会发出这样的惊叹。除了充裕整个市场的新茶清香外,节庆现场还有20名炒茶能手在比拼炒茶技艺:热锅、涂油、下叶、起锅……他们灵巧的双手在炒茶锅内按压、翻拨,一片片翠绿的茶叶青叶在他们的手下慢慢成型,香气扑鼻。
  这是新昌大佛龙井茶王大赛的现场,已连续举办了7届。经过紧张的角逐,新昌县双彩乡后王村茶农张兴波摘取了“茶王”桂冠,并捧得5万元现金大奖。新昌县茶叶总站站长孙利育告诉记者,龙井茶制作工艺严谨,要求炒茶师傅技术过硬,高温杀青、热揉成型、整形炒干等每个步骤都丝毫马虎不得,否则上品嫩芽也未必能炒成上品龙井。新昌县连续多年举办茶王大赛,并给予茶王重奖,就是为了在全县范围内倡导茶叶精加工的理念,鼓励茶农提高炒制加工技术,从而提升大佛龙井品质。
  茶王大赛仅仅是新昌提升茶叶加工水平的一个抓手。针对手工制茶质量良莠不齐和农业用工成本不断上涨的实际,近年来,新昌在茶叶加工机械化方面取得了不菲成绩:该县目前拥有茶机生产企业70余家,茶机产量占据全国的半壁江山,茶叶机械加工率已达98%。浙江恒峰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求利东告诉记者,茶机生产的茶叶质量虽比不上顶尖好手制作的手工茶,却高于一般水平的手工茶,况且一台全自动茶机可以代替近20个劳动力,企业的生意一直不错,今年他们就已经卖出了100多台全自动茶机。
  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是茶叶加工的重要主体,新昌现有90家标准化名茶加工厂,有28家获QS认证的茶叶企业,其中2家为省级农业龙头企业。这对仅有1213平方公里地域面积、43.6万人口的新昌而言,已是一个较为庞大的群体,但在新昌县县长马永良看来,这还嫌不足。马永良表示,下一步,他们将开展示范性茶厂创建工作,新建10家生产设施先进、管理科学规范、加工能力强、带动能力好的示范茶厂,继续抓好100家标准化名茶加工厂建设,以全面提升茶叶加工水平,实现茶厂标准化、加工清洁化、产品无公害化的目标。在新型茶叶加工主体的培育方面,马永良表示,他们将对茶农加强创业培训、职业资格培训和岗位技术培训,大力培育1000名职业加工技师,同时着力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培育年销售额超亿元的龙头企业10家,争取能有1家茶叶企业上市。
多渠道促成大流通
  4月11日下午,作为茶文化节的重头戏之一,中国茶叶电子商务联盟成立大会在新昌县举行。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30多家单位签订了《中国茶叶电子商务联盟公约》,约定不能采用不正当手段竞争,不得捏造、虚构各类评级等级,反对不正当联合定价等。
  中国茶叶电子商务联盟是由全国茶叶行业电子商务网站和行业信息网站等自愿组成的合作联盟,目前已有近30家单位确定加入该联盟,新昌的“中国茶市”亦是联盟成员之一。中国茶市总经理陈霞认为,中国茶叶电子商务在新昌结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扭转茶叶网络销售中存在的小、散、乱现象,并帮助茶叶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开展网络营销,拓宽市场渠道。
  记者了解到,为促进茶叶流通,新昌拥有全国最大的龙井茶交易市场——中国茶市,吸引了全国30多个省市的近800家客商入驻,这段时间,每天前往卖茶的茶农达8000多人次,春茶日交易量达90吨左右。同时,新昌还在北京、上海、广东等20多个省市开设了500多个大佛龙井直销窗口,并批量出口德、美、日等国。2010年9月,中国茶市开通电子商务平台,采取实体市场与网上市场相结合的方式经营。此举有效打破了地区与地区、有形和无形的壁垒,使茶叶实现了全球化、网络化、无形化、个性化销售。目前,该平台已有注册会员3385人,注册店铺近200家,2011年线上成功交易12619笔,交易额2000多万元。
  同时,在茶叶营销中,新昌积极弘扬茶文化,注重挖掘“唐诗之路”、“佛教之旅”等历史文化中“茶禅一味”的新内涵。在大佛龙井茶文化节中推出了大佛龙井礼佛仪式、茶祭大典等活动,并建成了规模宏大、内容丰富的茶文化展览馆,品大佛龙井、赏茶叶文化、悟千年禅机已成为新昌茶叶最具吸引力的文化特质。
  新昌大佛是新昌旅游的标记,大佛龙井是新昌茶叶的主打品牌,在新昌,茶与旅游已是“难舍难分”。先到茶场欣赏茶园碧波,亲手采摘茶叶,再去炒制现场追闻浓浓茶香,然后品香茗、论茶道、赏茶艺。这样的体验之旅,在新昌已成为现实。近年来,新昌以茶兴旅、以旅兴茶的思路坚定不移:在上海第十七届国际茶文化节上加盟“茶乡旅游合作联盟”;中国茶市争创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各地旅行社合作,推出“山城茶乡体验”、“唐诗文化探寻”等特色旅游线路……
  虚实相济、文化营销、牵手旅游,实乃新昌茶叶流通中的三大“法宝”。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