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鎏琰
阳春三月,一股春风吹向浙江广袤的田野,温暖了农家、农企业主和合作社的社员们。省农业厅组织的一个个进村入户大走访服务组行走在浙江田野,他们访农户、下田头、进大棚,听取农民呼声,了解农民需求,提供政策咨询,开展技术指导,为农民解决一个个生产难题。
在技术人员的帮助下,诸暨山下湖镇新桔城村种粮大户詹正锋成功改造了烘干机热风炉坑道,这项技术改良,为他所在的合作社省下60%的燃料成本;
在农业专家的指导下,江山市凤林镇桃源村党支部书记陈树福,找到了适合本村栽种的桃树品种,他计划把桃源村建设成具有桃花源景致的美丽新农村。
詹正锋和陈树福都说,是农业系统的干部职工帮了他们的大忙。
上下联动力度大
记者从省农业厅了解到,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部署,2月下旬以来,省农业厅在全省农业系统组织开展了进村入户大服务活动,计划集中5个月左右时间,组织千名干部、万名农技人员,走访农业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1000个以上、农户1万户以上。通过这项活动,旨在了解生产情况,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农业工作。
当前正值春耕生产关键时节,省农业厅领导以身作则,纷纷带队下乡开展服务。
3月1日,厅长史济锡带队来到诸暨市,走访了朝晖牧业有限公司东和种猪场、山下湖镇新桔城村粮食生产功能区、店口镇江南禽畜专业合作社等农业基地、企业和合作社,并与种养大户座谈交流,面对面听取意见,现场协调解决相关问题。其他厅领导也分别带队赴各自的联系点开展大走访服务活动。
截至目前,省农业厅已组织厅属各单位干部职工和技术人员228人次,其中厅级领导26人次,走访县(市、区)91个次、行政村84个、农户143户、企业及合作社122个。
走访服务活动关键是要突出解决问题,取得实效,让农民群众满意。在大服务活动中,各级农业部门采取上下联动,对口联系服务的方式,形成了领导干部和农技人员直接联系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服务机制,各地纷纷根据走访中了解到的农民需求,设计服务载体,创新服务举措,对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帮助分析原因,并采取针对性的服务措施,及时予以解决,大大提升了服务效果。
在农业系统干部职工和技术人员的直接参与下,一大批农业生产、经营难题得到了妥善解决。
服务农民实效多
这两天,诸暨市山下湖镇新桔城村的种粮大户詹正锋非常开心:“我改造烘干机热风炉坑道的试验终于成功了,可以用煤炭作燃料,能够节省60%的燃油成本,今年的种粮效益又可以提高了。”
原来,詹正锋所在的新桔城村粮食合作社早在多年前就购买了烘干机,为合作社社员们提供了极大便利,但近年来一路上涨的油价挤占了原本就不大的利润空间。詹正锋这几年一直在寻找用煤炭代替柴油作烘干机热风炉燃料的办法,但由于技术能力不足,始终没有大的进展。3月初,史济锡带队的进村入户服务小组,来到他所在的合作社,了解春耕生产情况。走访期间,史济锡得知詹正锋改造烘干机热风炉正面临技术难题时,当即要求农业技术人员给予支持。“当时在场的几位农业厅专家,现场就给我出了不少主意,后来我又得到了他们的很多帮助。”詹正锋笑着说道,“没有专家们的帮助,我改造烘干机热风炉,还不知道要走不少弯路呢。”
与詹正锋一样,江山市凤林镇桃源村党支部书记陈树福也是大服务活动的直接受益者。桃源村是江山市白水坑水库移民新村。近年来,该村开展的新农村建设大大改善了村庄环境,但陈树福心中一直有个疙瘩:“我们村名叫桃源村,没有桃树怎么行?”陈树福认为,种桃树不但能美化村庄,也能成为村民增收的新途径,他的想法得到了很多村民认可。但陈树福却遇到一个难题:市场上那么多桃树品种,到底哪一个品种才适合在桃源村种植呢?
3月中旬,省农业厅进村入户服务小分队来到桃源村,了解到陈树福的需求后,立刻联系了省农业厅的水果专家。专家在实地考察桃源村的自然条件后,向陈树福推荐了合适的桃树品种,帮助桃源村解决选择桃树品种的难题。这两天,陈树福正在着手购买选好的桃树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