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曹丽娟
再过一周左右,杭州周边的桃树将陆续开花。对于以种桃为生的农民来说,满树桃花意味着希望。可杭州余杭区瓶窑镇窑北村的农民面对即将开花的600余亩桃园,却高兴不起来。因为这片桃树在过去4年时间里只开花不结果。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3月23日,记者随浙大果树研究所教授李载龙前去探个究竟。
刚到村里,就碰到了55岁的种桃专业户张阿海。阿海种桃已有25年,在当地小有名气,现有桃园二三十亩,生产的桃子均由采购商上门收购,周围不少农家的桃子也通过他卖出去,他的桃子年销量在10万公斤左右。因阿海在种桃技术上有一套,每年11月到次年2月,他还会被当地及邻村农民请去修剪桃树,称得上是个“土专家”。
阿海说,他的桃园50%的品种是“仓方早生”和“砂子早生”,一般在6月中下旬成熟,生产的桃子果型大、皮厚、光泽好、肉脆、水分多、耐贮运。可不知怎么回事,这几年,近一半桃树结果率都很低。去年,他种的400棵“仓方早生”和“砂子早生”,只有10%挂果,损失在4万元以上。这些年,他想了不少办法,都无济于事。
据余杭区毛元岭桃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俞忠良介绍,窑北村现有桃园近3000亩,当地出产的毛元岭牌水蜜桃个大、质优,深受消费者欢迎。目前该村的桃园中“仓方早生”、“砂子早生”所占比重较大,有600余亩。4年多来,这些桃树普遍不结果,每年损失桃子约为60万-75万公斤,累计经济损失在2000万元以上。
对此,李载龙分析认为,“仓方早生”和“砂子早生”均由日本引入我国,由于这两个品种的桃树自身无花粉,开花期遇不良气候条件,结实率低,成片种植时需配种授粉树。如果成片种植时没有配种授粉树,就该采用人工授粉的方法,帮助果树结实,否则,就产生光开花不结果的现象。
李教授的一番话,在农民储其良这里得到了印证。储其良也是窑北村的种桃专业户,种有桃树30多亩,其中4-5亩为“仓方早生”和“砂子早生”。这些年,他正尝试调整桃树结构,在成片的“仓方早生”和“砂子早生”桃园里,插种了一些其他品种的桃树,结实率明显提高。
李载龙说,像窑北村这样的情况,当务之急是开展人工授粉。应用人工授粉技术,一年可为窑北村农民挽回经济损失600多万元。即使是普通品种的桃树,进行人工授粉后,也能显著增加产量,常年情况下可增产15%-20%。
李载龙还详细介绍了几种人工授粉的方法,如人工点授法、花粉棒授粉法、喷粉法、喷雾法、蜜蜂传法等,其中的花粉棒授粉法方便、易操作:用棉质新毛巾缝成长40-50厘米、直径8-10厘米的圆柱形棒状,内用旧毛巾或棉絮填充,袋口插入竹杆扎紧。操作时,将花粉棒在有花粉的桃树上来回轻轻滚动,再在无花粉的桃树上来回轻轻滚动,如此往复,每人每天可滚授成年果树2-3亩。
李载龙特别提醒:桃花季节,气候多变,低温、阴雨、黄沙、干风、燥热天气等都会影响桃花授粉。所以,桃树开花期间,应密切关注天气变化,精心组织安排,一旦天气转好,便集中全力,力争在最佳时期完成人工授粉。
随后,记者采访了省农业厅水果首席专家孙钧。孙钧说,我省现有桃树栽培面积40万亩,其中“仓方早生”和“砂子早生”占有一定比例,希望广大农民在栽种这两个品种的桃树时,要注意搭配种植,以提高结果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