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是武义县的一张靓丽名片。近年来,到武义旅游的客流量猛增,游客们对武义最大的印象是“青山绿水、空气清新、生态优美”的环境。“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公益林”。作为浙江省生态公益林试点县,武义县自2001年开始建设生态公益林,按照“生态优先、因害设防、合理布局”的原则,将主要交通干道两侧、大江大河两侧及源头、水源地周边、自然保护区及重要风景区等森林划定为重点生态公益林,实施生态补偿,将林业功能从单纯提供木材资源向提高生态效益、社会综合效益转变。十年来,武义县已建成省级以上重点生态公益林64万亩,且林分健康率达99.7%;优质林45万亩,年可发挥生态效益31.15亿元,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社会经济的发展。去年,武义县被评为“浙江省公益林建设先进单位”。
合力建林,打造良好生态环境
为构建东方养生胜地、打造中国温泉名城,武义县十分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多举措强化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
领导牵头,完善管理。为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武义县建立了县乡村三级生态公益林管护网络,县、乡政府成立由主要领导为组长的管理领导小组,建立三级生态公益林监管员队伍,公益林村配有护林员。目前,全县有乡镇监管员36人,护林员199人。
强化宣传,提高认识。为加强公益林保护宣传,武义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介向广大群众和干部宣传公益林建设的重大意义和具体内容。在全县“两会”期间,林业部门向全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发布《公益林建设与效益公报》,同时向全县各单位及乡镇街道赠送《公报》300多本。目前全县在交通主干道建有大型宣传牌4处,并且每个乡镇、行政村都建有公示牌和告示牌,全县共有668块,使得公益林建设深入人心。
生态优先,强化建设。为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2003-2005年武义县连续3年在生态公益林范围内实施长防林工程国债造林项目,累计造林面积达4.13万亩,完成阔叶林工程建设4900亩。“十一五”期间,全县完成重点工程人工造林1.53万亩,更新造林4.28万亩,针叶林阔叶化改造0.46万亩,建设生物防火带173公里。同时,还建设公益林地籍管理信息系统和护林员巡查系统;实施公益林政策性林木火灾保险,使全县64.34万亩公益林全部纳入保险范围,为保持全县公益林稳定和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对重点工程建设需占用公益林林地的,武义县按照“占一补一”的原则,及时做好调整完善,确保全县公益林面积稳步增长。
生态补偿,林农首位。每年初,县财政部门就将公益林损失性补偿资金纳入财政预算,林业、财政、审计、监察、县农村合作银行等单位相互配合,将生态补偿金及时发放到集体账户和个人户头。到2011年止,全县有1.3万户农户得到了实惠。
加强培训,重视管护。为加强公益林的管理,武义县还十分重视护林员的培训和指导,各乡镇每个季度要召开1次护林员例会,举办1期公益林管理法律法规、管理知识培训班。同时,根据公益林的分布状况、管护要求和管护线路等,结合专职护林员的工作特点,进行重新调整设置,进一步提升公益林的管护水平和能力。
旅游立县,公益林助力
10年来,通过严格保护、强化建设,全县64.34万亩生态公益林实现了资源增值、生态环境改善,林农得到了实惠,有力促进了“旅游富县”战略实施,推动了全县社会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实现了资源增值。全县64.34万亩生态公益林中,针阔混交林面积达38.35万亩,占总面积的59.6%;优质林分面积达到45万亩,占总面积的80%。公益林区生物总量达435.62万吨,年均增长39.96万吨。武义县99.7%的重点公益林达到健康等级。
改善了生态环境。经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检测,全县64.34万亩生态公益林生态效益价值达31.15亿元,其中,涵养水源总效益9.86亿元;固定土壤152.22万吨,固碳保肥效益1.88亿元;吸收二氧化碳73.65万吨,释放氧气47.55万吨;净增固碳量为20.09万吨,固碳释氧效益7.17亿元;同时,积累营养效益0.19亿元,净化大气效益0.94亿元,森林游憩效益3.03亿元,生物多样性保护效益7.33亿元,森林防火效益0.72亿元。生态质量位居全市前列。
保护了林农收益。生态效益补偿基金从2004年的8元/亩提高到目前的17元/亩,到2011年止,全县已累计发放生态效益补偿资金5316万元,全县360个村、1.3万户农户得到了实惠。
助力“旅游富县”。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力地推进了“旅游富县”战略的实施。武义北部温泉度假养生游、中部丹霞探古养生游和南部生态风情养生游等旅游组团,以及农家乐乡村游的蓬勃发展,都离不开当地独特的生态环境。如素有“江南九寨沟,武义牛头山”之称的牛头山国家森林公园就是因良好生态环境而受宠旅游市场。据统计,“十一五”期间,全县接待游客由57.54万人次增至289.96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从4.03亿元增至21.86亿元,分别年均增长38.2%和40.2%。武义县先后被命名为国际养生旅游实验基地、中国温泉养生生态产业示范区、浙江省旅游经济强县和浙江省十大生态旅游名城。
无山不绿,“十二五”再绘新蓝图
“十二五”期间,武义县将继续加强生态公益林建设,并将其作为全县林业工作的首个重点任务,加大科技投入,加强综合执法,完善林业发展机制,推进生态屏障建设,打造武义良好生态环境,把武义建设成为林业产业发达、森林生态系统完备、林业文化氛围浓郁的现代生态强县,到“十二五”期末,全县重点公益林优质林分面积达到50万亩、省级以上重点公益林将扩大到70万亩, 使武义成为一个无山不绿、有水皆清、生态文明、社会和谐、环境优美、旅居两宜的“中国温泉名城、东方养生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