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位于武义县柳城镇屏山村的油茶基地一派忙碌景象,一群农民忙着种植油茶苗。正在现场指导的武义金隆林产品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朱红伟说:“时下正是油茶苗移栽的黄金季节,今年我要新发展优质油茶林基地800亩,目前已种了300余亩。”
现年47岁的朱红伟是武义县西联乡双溪口村人。他24岁开始做木头生意,积累了一定资金。近些年,武义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严格控制采伐限额,并要求林木采伐单位必须在规定期限内完成采伐迹地更新造林任务。朱红伟放弃了多年的伐木行当。
2003年,朱红伟组织30余人的造林专业队,承包了300多亩国债造林项目和1000多亩封山育林改造任务。当年,他以45万元的承包款承包了坦洪乡金隆村835亩杉木幼林的30年经营权,并建立了23亩苗圃基地,培育枫香、厚朴、木荷、湿地松等苗木,还组建了武义金隆林产品专业合作社。
起初,有人认为投资林业周期长、成本大、见效慢、不划算。但朱红伟给大伙算了一笔账:投资45万元承包的杉木幼林,到2011年年底,一般的树木胸径在16厘米左右,最大的超过23厘米,按目前的市场行情计算,总产值将超过250万元,每年产值20万元,利润不菲。他还说,即使不赚钱,这对生态文明建设也是一种贡献。
2004年起,朱红伟利用武义县南部山区独有的林业资源,开始专业承包柳城、桃溪、坦洪等乡镇的长江防护林国债项目造林、生物防火带建设、阔叶林改造、迹地更新人工造林等。目前,朱红伟累计投入资金400余万元,营造林1.3万余亩,其中造林1万余亩,抚育、低改3000余亩,安排农民就业180余人。他还与上海、北京等地的超市建立供货关系,大幅提升武义林产品的价格,提高了林农收入。同时,他还新建了配套的基础设施,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带动了一方百姓脱贫致富。
舒清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