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又闻苍南早茶香

  □本报记者 陈小平
  本报讯 自2002年提出打造“温州梅家坞”以来,苍南早茶十年磨一剑,终有所成。记者从3月5日举行的第七届温州(苍南)开茶节暨第四届温州美丽乡村游开幕式上了解到,刚刚开采的苍南名优茶卖到了每公斤5000元,茶叶已成为当地茶农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作为全省最早开采的早茶产区之一,苍南开茶节也拉开了我省名优绿茶生产的序幕。
  苍南是岭南茶区与浙江茶区的交汇处,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产茶历史悠久。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杭州茶科所等科研单位就利用该县桥墩茶驯化的种质资源,繁育了“迎霜”、“浙农117”等9个国家新茶良种,桥墩也因此被茶树专家称为中国茶树良种的发祥地之一。但很长一段时间来,苍南茶叶在名优茶众多的浙江一直处于名不见经传的地位,该县茶叶产业品种单一,产值低,茶农收入不高。
  为改变这种状况,2002年前后,该县明确了茶产业发展的方向,提出了打造“温州梅家坞”的口号,政府通过举办开茶节、推介茶园农家游等方式,为茶产业发展注入了文化内涵。苍南茶叶由此声名鹊起,对农民增收贡献也越来越大。去年,该县银奥茶、五凤香茗、翠龙茶三个茶叶产品被列为国家有机产品,品牌效应日益凸显。
  以该县产茶重镇桥墩镇为例,2002年,该镇茶叶总产值450万元,名优茶平均每公斤售价仅20元,茶叶为茶农人均增收仅380元;2010年,该镇茶叶总产值达到5100万元,名优茶平均每公斤售价达210元,十年身价升了近10倍,为茶农人均增收1780元。
  由于近段时间来连续低温多雨寡照的天气,苍南早茶开采比往年推迟了10多天,3月2日才开始批量采摘第一批新茶。早茶上市时间推迟,价格略受四川、云南等地早茶先行上市的影响。好在没有出现冻害天气,茶叶品质未受到影响,所以今年苍南早茶的售价仍比上年同期增长10%左右。“唯一的担心,就是怕天气转好后气温一下子升高,茶叶大批量加速生长,人工采摘来不及,有可能影响名优茶的产量。”苍南县农业局局长苏静平表示。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