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文摘

农批市场亟待“有形的手”

  “农产品批发市场是我国农产品流通的主要渠道,目前大中城市消费的70%以上鲜活农产品是通过批发市场提供的。”在日前举行的中国农批市场年会上,商务部部长助理房爱卿充分强调了农批市场在农产品流通中的重要地位和贡献。然而,据年会上发布的《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称,我国农批市场存在管理混乱、公益性缺失、交易设施落后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赖政府用“有形的手”进行规范和完善。《报告》详细列举了我国农批市场存在的诸多问题,比如:缺乏统一规划,布局不尽合理,部分地区市场重复建设、恶性竞争严重和部分地区网点不足的现象并存;行业主管部门多,导致多头管理,各部门管理存在交叉,同时又有空白点,一旦出现问题,互相推诿,责任不清;交易设施及交易手段落后,大部分市场的交易设施已不适应时代快速发展的需要;缺少农批市场准入、退出机制,导致市场恶性竞争事件频发等。“这些问题归结起来就是一点:政府介入不足,农批市场公益性缺失。”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主席马增俊说,“要解决这些问题,根本上需要政府一方面加大投入,建立配套基础设施,发展配套物流业和仓储业等,另一方面要科学规划,划清政府职能,制定规范,提升农批市场的公益性。”
  怎样通过“有形的手”规范“无形的手”,改变市场配置下的无序和
  混乱。从去年开始,政府已经
  集中发力,改善农批市场政
  策环境,相关政策密集出台。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把解决好农产品市场流通问题作为一项重大任务。近日,由国务院牵头进行,八个部门组成的调研组,分别到各省调研流通市场,为今年即将召开的全国性流通会议做准备。总之,农批市场发展面临新契机,随着政策环境的改善和投入的加大,必将迎来健康发展的春天。
  (据中国农业信息网 2012年2月29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