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7版:消费

苏泊尔深陷质量门,产品在多地下架

锰含量是否超标,疑云重重?

  •   央视《焦点访谈》日前曝出,哈尔滨工商部门检测认定苏泊尔81个规格的不锈钢炊具不合格,其中不锈钢炊具锰含量超出国标近4倍。消息的曝光,使这一国内炊具著名品牌深陷信任危机。敏感的市场立即对此作出反应,多地卖场下架产品,其股价也在复牌后大跌。
      相反,苏泊尔方面始终坚称产品合格。2月20日,该公司第二次发表声明称:1.公司不锈钢炊具产品不存在锰含量超标;2.公司不锈钢炊具产品锰析出量安全;3.公司炊具产品卫生安全。这一表态,与业内专家对苏泊尔的质疑形成鲜明对比。锰超标事件,谜底到底是什么?
    多次被曝质量问题
      苏泊尔并非首次被曝光质量问题。早在三年前,苏泊尔37个样品就曾被曝全部材质不合格。据《工人日报》报道,早在2009年1月,哈尔滨市工商部门就查出苏泊尔37个样品材质不合格,而苏泊尔以沉默对待。
      仅近半年内,苏泊尔又频频被曝出质量问题。
      2011年10中旬,苏泊尔被曝出“质量门”事件,200元以下的产品存在锰含量超标、镍含量不达标的问题。
      2011年11月,广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向媒体出具了一份检验报告显示,苏泊尔一款不锈钢汤锅锰含量超标。
      2012年1月,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的抽检结果显示,苏泊尔3款家用电器不合格,其中两款电饭锅能效限定值不合格,一款电磁灶热效率不合格。
      今年2月16日,央视再次披露苏泊尔钢锅锰含量高出国家标准近4倍。
      黑龙江省五金电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的检测结果显示,不合格苏泊尔产品锰含量都大大超标。中国特钢企业协会不锈钢分会名誉会长李成指出:“苏泊尔用的材料,首先不符合国家国标板材不锈钢标准,是不合格的。”
      本周一,在A股市场上市的苏泊尔股票因央视报道停牌后正式复牌,当天股价报收于15.3元,下跌2.42%。从去年10月13日相关产品质量问题曝光到今年2月20日,股价累计跌幅达24.37%。与此同时,国美和苏宁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店铺对苏泊尔相关问题产品进行下架处理,有些大卖场开始对问题批次产品进行退换处理。
    质疑声中苏泊尔强势回应
      日前,中国特钢企业协会不锈钢分会专家对苏泊尔问题产品进行了解读分析。该专家表示,苏泊尔问题产品选用的低镍低铬高锰材料耐腐蚀性较差,不符合不锈钢国家标准和国际通行标准。
      专家表示,不锈钢加入高比例的锰之后,会导致点蚀,成为腐蚀源,这种腐蚀源会让硫化锰进入容器中的食品或液体中。其理化指标检测合格,并不能掩盖其不锈钢材料的不合格。
      根据当时哈尔滨工商局检测报告,以一款不锈钢水壶为例,苏泊尔所用材料中锰含量为7.59,远高于国家不锈钢板材标准GB/T3280所要求的2.50;而镍含量为3.92,远低于国家规定下限7.0。有专家指出,镍现在的价格为每吨13万元,而锰则是每吨1.3万元。不锈钢餐具采用大量锰替代镍,就是为了降低成本。
      质量问题频频被报道,苏泊尔却选择了“冷处理”的应对方式,频发声明表示“产品合格”。苏泊尔于本月20日再次发布声明,坚称产品不存在锰超标。苏泊尔除了发表声明外,没有下架、召回等实际行为,对各大卖场的下架行为,苏泊尔也未提供相关证明,也未有所答复。对于各大卖场的下架行为,苏泊尔企划部公关主管张丽萍表示,苏泊尔产品下架是卖场的自主行为,苏泊尔表示理解,但苏泊尔方面“坚信”产品没有问题,所以公司不会主动采取下架措施,对其已出售的产品不会退货。
    问题锅引发标准之争
      央视在报道中指出,苏泊尔产品锰含量严重超标,其理由是根据GB/T3280这一推荐性标准规定,锰的含量不得高于2%,但苏泊尔旧产品锰含量超标4倍多。“新标准发布后,我们的新产品全部检测合格。”面对央视焦点访谈的发难,苏泊尔方面对“质量门”坚决否认,并再次强调他们产品各项重金属含量符合标准,卫生安全。
      2011年12月21日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不锈钢制品(GB9684-2011)》规定,不锈钢锰含量须在2%以内。但是,新国标未对锰的迁移限量作出规定。由此,苏泊尔产品合格与否,演化成苏泊尔所用材质锰含量是否达标和锰析出是否达标的争论。
      以中国特钢协会不锈钢分会为代表的一派坚持认为,国家冷轧板材标准中锰的含量最高为2%,而苏泊尔这些问题锅中,锰含量都远高于国家标准。中国特钢企业协会不锈钢分会信息主管宋锦华说,被检出不合格的苏泊尔锅所用材料不符合国家冷轧板材标准,具体表现为铬和镍的含量不够,锰元素超标。
      在苏泊尔最新挂出的“自证清白”的10份检测报告中,一份样品规格为“ST22K1/ST16K1”的检测报告显示,其成分中锰含量7.92%、铬含量15.37%、镍含量3.97%。
      这是苏泊尔首次对自家产品的锰含量进行披露。苏泊尔有如此“胆量”主动亮出产品的锰含量,在于其对“2%是硬指标”的不同看法。苏泊尔相关负责人指出,锰含量 上 限 为 2% 的 依 据 是GB/T3280,这个标准是国家推荐的行业标准。“既然是推荐性标准,2%是硬指标一说就不成立。”苏泊尔方面还指出,不锈钢材质中锰含量与锰析出量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两者之间不存在简单的正比关系。
      据了解,目前中国不锈钢食具容器卫生标准在理化指标一项中,只规定要对铅、铬、镍、镉、砷的析出量进行检测,并没有对锰析出量检测的标准和方法。
      针对媒体和公众的质疑,苏泊尔表示,锰含量无关不锈钢的安全卫生问题,锰超标不一定是析出量超标。该公司2011年委托德国一检测机构的上海实验室,参照意大利标准对采用相同材质的产品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被检产品锰析出量符合意大利标准中关于锰析出量的要求。不过,中国特钢企业协会不锈钢分会信息主管宋锦华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金属元素的析出量应该和其含量成正比,含量多,析出量也大。
      有业内人士指出,关键问题在于,卫生部对于新国标如何解读。据悉,卫生部近期有意针对新国标进行研讨,以订出进一步细则。
    本报综合报道
    延伸阅读
      锰超标危害严重。据了解,炊具是人体摄入锰的渠道之一,锰超标有可能导致锰中毒,重度锰中毒会出现精神病的症状,患者表现得很暴躁,甚至有暴力行为,还会有幻觉,进一步还可能出现类似于帕金森综合症。
      使用前用清水煮沸。专家建议,对于不锈钢、铝等常用金属制品,在使用前可以用清水煮沸半小时,接着浸泡数小时,再换用新的水重复煮沸、浸泡,一般这样重复3次以上才会使重金属迁移量降低到安全水平。要注意的是,新购的金属制品不要用醋水浸泡,只能用清水,因为酸性溶液会破坏金属表面的钝化层,反而促进重金属迁移。同样,使用时也尽量不要使酸性、碱性或较咸的食物长时间留在金属容器中。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意见,锰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是当锰在生活用水中超过一定含量时,会使饮用水带有不好的气味,并使卫生洁具和衣物染色,因此WHO建议锰在饮用水中的限量是0.1mg/L。而据实验研究,电水壶中使用的某些锰含量较高的不锈钢,水中的锰迁移量会超过这个限量,但这主要是对饮用水感官性质的影响,还不至于影响健康(WHO对饮用水中锰的健康指导值是0.4mg/L)。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