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创业

  •   古有“黄药师”桃花岛上习武练功,今有硕士夫妻桃花岛上“比翼双飞”。所不同的是,前者虚构,后者真实。请看——
    硕士夫妻桃花岛上结出“创业果”
      随着大棚种植技术的成熟,草莓如今已成为普通水果,但对于生活在舟山群岛的很多岛民来说,要想吃到新鲜可口的草莓,却依然不是件容易的事。2010年,一对硕士夫妇放弃在城市工作的机会,双双来到舟山的桃花岛,用自己掌握的技术指导当地农民种植草莓,不但让当地群众吃上了本地产的新鲜草莓,也创出了自己的事业。这对夫妻就是魏韩英和她的丈夫胡冬冬,他们都是浙江农林大学的硕士毕业生。
    弃城回乡当农民
      魏韩英是诸暨人,从小就喜欢生物技术,大学读的也是生物技术专业,大学毕业后考进浙江农林大学园林专业读研究生,并认识了现在的爱人同班同学胡冬冬。园林专业是浙江农林大学最受学生欢迎的专业,很多园林专业的毕业生年薪都有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元,但是毕业前夕,魏韩英和胡冬冬经过慎重考虑,决定放弃到城里搞园林工作的机会,回到胡冬冬的老家——金庸笔下的舟山桃花岛当一个新农民。
      说起当时的艰难选择,魏韩英现在还记忆犹新。“当时家里人并不怎么支持,很多亲戚朋友也对我们说从事农业没前途。他们都建议我们不要一时冲动,还是到城里找一份工作。但我觉得作为一个掌握园林、生物技术等专业知识的研究生,应该先从最基础的农业技术工作做起,等有了一定积累后,再创一番自己的事业。”
      经过慎重考虑后,夫妻俩选择了桃花岛兴旺水果合作社,成为这个合作社的专业技术人员。兴旺水果合作社总共有100多亩土地、150多个标准大棚,魏韩英的任务,就是用自己的知识为大棚里的甜瓜等水果,提供种植技术等方面的支撑。
    学习经验自创业
      2011年4月,经过前期的准备和在合作社服务的基础,魏韩英和胡冬冬开始承包土地,搭建大棚,筹建自己的精品水果基地。魏韩英说:“我们当时就考虑通过学习合作社的经验,自己投资建设大棚,然后,引进开发更多当地没有的水果,在满足群众需求的同时,实现自己在农村创业的梦想。”
      魏韩英曾和爱人调研过,一亩大棚草莓的产值在一万元上下,但走精品线路就不一样了。所以为了提高附加值,他们一开始就准备走精品草莓的路线,率先尝试草莓在大棚内无土立体栽培,希望通过发挥科技的优势,让每一颗草莓的外观和品质,都能够成为草莓中的精品。
      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小夫妻俩不仅在合作社可以获得每人每月3000多元的薪水,而且他们自己经营的草莓大棚也增加到了22个。他们种植的精品草莓已经成为当地重要的品牌,价格也比其他的草莓贵。说起在农村工作生活的体会,魏韩英说:“在农村工作,虽然收入不是很高,但是更加自由、轻松,能够发挥自己的特长,而且生活在田园里,空气好、环境好、吃的东西也好。我觉得比在城市里打拼,现在的生活品质更高。”
      如今,魏韩英夫妇种植的草莓已香飘海岛。为了让更多舟山岛民不出海岛就能品尝到更多的新鲜水果,魏韩英夫妇又引进了人参果等当地没有的水果进行试种。“现在国家十分重视‘三农’工作,我觉得农村的舞台很广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更多掌握科学技术的人才,这是我们农林类大学生的一次良好的机遇,我们应抓住机遇,更好地施展才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魏韩英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 陈胜伟相关链接
    “喜来岛”草莓京城夺金奖
      第7届世界草莓大会暨中国精品草莓擂台赛上传来喜讯,我省舟山定海选送的“喜来岛”草莓荣获金奖,这是我省获得的唯一一个奖项。世界草莓大会被誉为“草莓界奥运会”,每4年举办一次,本次大会在北京举行,有近200家企业参展,其中国内近150家,分属19个省市;国际50家,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汇集了世界各地的135个草莓品种。夫妻俩在草莓大棚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