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温家宝总理在中南海主持召开5场座谈会,听取各界人士对《政府工作报告(征求意见稿)》的意见和建议。吉林省榆树市种粮大户胡长明有幸参加这次座谈会。
52岁的胡长明是榆树市的名人,他从当初自己种的10多亩地,发展到目前8000多亩,主要是种玉米,去年粮食大丰收,他赚了200万元。去年底,他还作为种粮售粮大户,获国务院表彰。
“得知能当面向总理提建议,别提有多激动了。”胡长明说。来京之前,胡长明特意花了2000多元买了一套西服。
农业部的工作人员提醒胡长明座谈会当天“别穿西服,农民代表穿随便点就行”,与总理座谈会当天,胡长明换上了一件旧棉袄。
到中南海与总理座谈是7日15时。13时40分,胡长明乘坐农业部的面包车从招待所出发,14时30分才到中南海。
14时55分,李克强副总理走进会议室,并跟大家握手。15时整,温总理来了,与大家一一握手。总理问大家“来过中南海没有”,得知都是第一次来中南海后,温总理说:“大家都是第一次来中南海,跟自己家一样不要紧张。”
胡长明是第8个发言。总理问胡长明:“这些年你没有粮食直补吗?”
胡长明说:“我种这么多年的地,除了自己的10亩地享受粮食直补外,承包别人的农田的粮食直补,都给了(租给我地的)农民。”
胡长明还建议金融机构在对农业种植户的贷款和利息方面给予扶持。因为他种的8000多亩地,一亩地的流动资金需1000元左右,一年需800万元。而去银行贷款,只能以当地五户联保的方式贷到四五十万元,其余的空缺需自筹,通过个人借
款,一年下来利息都需要100
万元,“这对于一个农民来说
确实是不小的数目”。
此外,胡长明还建议,农业保险方面国家对种粮大户给予支持,因为一旦遇到灾害年份,粮食至少要减产三四成,“作为我们种粮大户来说可能就承担不起了,有时可能达到倾家荡产的程度,所以国家能不能在农业保险上增加一些优惠政策。”
温总理听完胡长明的话说:“老胡啊,地一定要坚持种下去,国家一定会支持的。贷款和农业保险方面国家也会考虑。”
(摘自《南方都市报》 杨章怀/文 2012年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