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下渚湖湿地风景区鸟岛,从远处就能听到朱鹮发出的独特的鸣叫。朱鹮基地里,饲养员许连松师傅正在进行喂养和清理活动。朱鹮胆小而警惕,一般人接近,它们会在笼中乱飞乱撞,但遇到许师傅为它们喂养和清理,它们则会安静许多。
下渚湖湿地作为朱鹮繁殖基地,目前已有朱鹮65只。除了本地孵化的,还有2009年和2011年从日本归来的两批18只“海归”朱鹮。而从2008年4月8日开始,家住三合乡沿河村的两位专业饲养员许连松和许灵杰就开始与这些朱鹮朝夕相处。
常年与朱鹮相处,许连松对朱鹮习性的了解,应该是德清第一人。“朱鹮最喜欢的食物是10厘米长短的泥鳅。早上8时半和下午2时半喂食两顿,一天可以吃下350克泥鳅。另外产蛋期一天服用两粒金维他,平时也需要服用这些微量元素。”“单是食物泥鳅一项,下渚湖朱鹮群体每月就需要花费2.5万元。”许师傅粗粗计算了一下。他说,3月至5月是朱鹮的繁殖期,这时节,朱鹮的毛色会变成灰色。过了繁殖期,又将变幻成粉色。“平时朱鹮非常胆小,即使是饲养员喂养和清理,动作稍微大点,就会惊动它们,在笼子里乱飞乱撞。繁殖期间,一有人动它们产在竹筐中的蛋,它们就会和你拼命。”许师傅笑着说。
“这真是非常漂亮的一种鸟。”许师傅说话间,一对朱鹮展翅飞翔,在空中游动着一抹宝石般的色彩。多年的相伴,也让饲养员许连松对这种濒危的国宝级动物有了更深的了解。“这是一种十分美丽的鸟类,但作为一种野生动物,它十分娇弱。对食物要求高,对生活环境也很挑剔,加上繁殖能力不强,所以才会成为一种快要灭绝的动物。”“它十分胆小,这也是一种自我保护。除了最早的那对朱鹮,我们饲养员进去不会乱飞。其它的朱鹮,即使对朝夕相处的饲养员,还是有着很深的戒心。”53岁的许师傅工作之余也经常上网了解一些朱鹮的信息,这也让他对身边这些珍贵的“小朋友”有了更多了解。
从最早时每天没有多少人,到现在旅游旺季每天上千人前来鸟岛观赏朱鹮,更多的游客尤其是儿童,爱上了这种独特美丽的鸟类。很多人都乐意与这些生活在湿地深处的鸟类合影留念。
许师傅和另外一位专业饲养员小许都是下渚湖附近土生土长的村民。每天早上,他们骑电瓶车到鸟岛,开始一天的工作。晚上留下一名饲养员值班。4年多来,他们就这样与国宝朱鹮朝夕相处,也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朱鹮与下渚湖,饲养员与朱鹮,谱写的是人、动物、自然和谐相处的故事。
张海滨/文 沈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