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袁 卫
本报讯 2月4日结束的全省农村工作会议提出,今年我省“三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和“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以城乡融合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三农”发展方式为主线,贯彻落实“保供给、强科技、重转型、促增收、美乡村、增活力”的方针,深入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建立健全城乡要素平等交换机制,着力形成工业化城市化农业化现代化协调发展格局,不断提升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水平。
会议提出,保供给,就是要围绕实现160亿斤粮食生产总量和主要农产品供给安全,着力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认真落实“米袋子”和“菜篮子”行政首长负责制,切实抓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生产、流通和储备。记者从会上获悉,围绕“保供给”的目标,我省已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提升发展水稻等粮食产业、抓好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和推进水利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部署。今年省财政将安排粮食产销扶持资金6.33亿元,比上年增长23.4%,并新增水稻生态补偿试点,提高订单稻谷奖励标准,完善水稻良种补贴政策,新增大小麦政策性保险。
强科技,就是要围绕增强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支撑,把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投入力度,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大力推进现代种业发展、产业技术支撑、成果转化应用、创新能力提升,努力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据了解,省财政将逐步增加种业扶持专项资金,省政府也作出了推进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的决策,争取用3年左右的时间,在全省建设1000个左右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中心,其中300个为示范性中心,为农民提供多样化服务。
重转型,就是要围绕提高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水平和城乡一体化水平,深入推进农业“两区”建设,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农民增收方式、农村建设方式、山区发展方式、扶贫开发方式和乡村治理方式,促进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和城乡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一体化。会议还从深入推进“两区”建设、大力推进农业主导产业提升、提高农业经营水平等方面对农业“两区三化”建设进行了具体部署。
促增收,就是要围绕实现农民持续普遍较快增收,促进农民工资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稳定增长,推动农民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加快增长,努力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区域居民收入差距和农民群体内部收入差距。会议提出,今年我省将在强化和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基础上,采取帮助农民就业创业、发展现代农业和发展山区经济等措施,在高基数上实现持续较快普遍增收。
美乡村,就是要围绕“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生活美”的要求,把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的总抓手,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加快打造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增活力,就是要围绕构建城乡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及制度体系,深入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积极开展农村改革试验,着力破除制约城乡融合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不断激发“三农”加快发展的新活力。会议要求全省在继续推进面上改革创新的同时,突出抓好首批16个改革试点区的改革试验,加强专题指导,切实保障农民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