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期间,“菜篮子”比往年要沉一些。节后的阴雨和低温天气,给菜价回落增添了一些不确定因素。常年与农副产品打交道的批发市场管理员和大型超市的采购负责人普遍认为,今年菜价要等元宵节后才会回落。
春笋价格创七八年来新高
许多老百姓都喜欢吃笋,春节里饭桌上春笋是必不可少的角色。在每年的这个时候,春笋的价格都会有所上涨,但是今年,春笋的价格涨得实在让人“吃不消”。
近日,笔者在杭州的屏风街农贸市场看到,每公斤春笋价格66元到70元左右。摊主吴大姐一边做生意一边跟笔者抱怨,价格太高,生意也难做,“刚刚还卖70元/公斤,现在人少就卖66元/公斤。”
笔者观察了20分钟,发现经过吴大姐摊位前询问春笋价格的市民络绎不绝。但是鲜有人停下脚来购买,多数摇摇头嘀咕说“太贵”,就离开了。
温岭笋农车师傅从事春笋销售已经有七八年时间,他说,今年是春笋小年,也是他入行以来春笋价格最高的一年,去年这时候春笋只要30来元一公斤。
世纪联华蔬菜采购组的王涛也感叹,今年春笋批发价从年前的每公斤30多元一路走高,到现在维持在55元/公斤左右,最高点出现在1月22日也就是除夕当天,价格是60元/公斤。
“天气不好对今年的春笋价格影响很大。”王涛向笔者分析道,春笋多产自临安、德清等地,今年这些地方多有下雪,“下雪天笋就不好挖,市场上的量就少了。”加之春节期间普遍用工荒,人工费的上涨也加剧了春笋价格上涨。
对于春笋未来一段时间的价格走势,王涛认为还得看老天爷。“如果接下来天气好,挖笋会比较容易,笋多了,价格就会有所下降,但是元宵节前估计还是会维持在高位。”
菜价回落要等元宵节后
除了春笋这个涨幅“冠军”外,杭城春节期间的“菜篮子”普遍有点沉。
春节期间,勾庄的蔬菜批发市场里所有蔬菜的混合平均成交价格每公斤为4.94元。花色精细菜,无论是外埠的荷兰豆或是时令大宗的冬笋等,市场零售价格都普遍上升。
与花色精细菜相比,大路菜的价格总体较为平稳。杭州蔬菜有限公司蔬菜批发市场、浙江良渚蔬菜批发市场两家蔬菜批发市场的成交价格青菜每公斤平均为1.66元、大白菜每公斤平均为0.75元,农贸市场零售价格青菜每斤为2.50元至3元、大白菜每斤1.5元左右。
农都水产品批发交易市场里,甲鱼、湖蟹每天的投放量分别在30万公斤和15万公斤左右,鲫鱼、草鱼、鳊鱼、鳙鱼(包头鱼)四种家常鱼平均每天供应市场分别为15至20万公斤。据杭州市区农贸市场监测数据显示,1月19日至25日,以上四种家常鱼在农贸市场的平均零售价分别为每公斤 18.33元、15.40元、16.57元、16.33元。与去年相比,鲫鱼平均每斤上涨1.75元,涨幅达22.91%。
猪肉价格方面,杭州市区农贸市场夹心肉每公斤29.8元左右,腿肉30.20元左右,条肉33.20元左右,与去年12月下旬的零售价相比,腿肉和夹心肉的价格涨幅在2%以内,基本是节日消费的短暂拉动;条肉的涨幅在10%左右。“节后价格能否降下来,天气因素比较重要。”农都水产批发市场管理员小鲍说,春节水产品价格上涨是因为需求量增加和供应量减少两大因素叠加造成,“如果节后天气放晴,气温回升的话,养殖户捕捞积极性增加,供应量会随之增加,市场价格则会相应回落,但如果天气不好的话,价格回落可能要等到元宵节以后了。”
陈颖 夏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