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要闻

贾桥村农民新年新过法

  □本报记者 陈鎏琰
  每逢新春,各地农民喜办年货、杀猪宰羊、走村会友,乡村里到处洋溢着浓郁的年味。今年春节,在诸暨市牌头镇贾桥村,记者发现,这里农民的新年除了像往常一样红火热闹外,还有了不少新过法。
  贾桥村是当地有名的大棚蔬菜村,全村年人均收入近2万元左右。春节期间,在田间地头,尤其是温室大棚内,随处可见一派繁忙景象。而村子附近昔日春节期间少人问津的农资店,生意竟十分红火。“现在我们过年都比谁家的菜种得早、种得好,而且很多人年前就把春耕农资备好了。”大年二十九上午,在农资店购买化肥、种子的村民赵博军笑呵呵地说。
  在村东头,有一家店面不大的农家超市。别看地方不大,超市里米面油肉、烟酒糖茶、日用百货样样俱全,而且全部明码标价。店主周忠祥是本村人,谈到开超市的初衷,他说:“我从小在村里长大,每到快过年,父母亲戚总要到很远的城里或集市去买年货,而且往往要出去几趟才能买齐。开个超市,大伙儿足不出村就能备齐年货,再也不用大冷天来回跑那么远的路了。”
  农历正月初三下午,虽然还飘着小雨雪,设在贾桥村村委会的农家书屋里却是热闹非凡,有不少村民在这里看书。书屋里关于农业生产、经济、理财、健康等方面的图书一应俱全。“如今不比从前,种地和打工都需要专业知识。我平常农忙在家种地,农闲到附近的城市打工,总是没时间学习。趁过年有空,赶紧给自己充充电!”32岁的村民翁平对记者说。
  记者走访村里一些农户了解到,过去,打牌、聊天是村民春节期间主要的休闲娱乐活动,尤其是一些收入不错的返乡商人,“平时外出忙生意,过年回家忙打牌”更是普遍现象。近几年,随着农家书屋、篮球场、乒乓球场等文体设施的逐步完善,大家的思想观念也有了不少转变,利用闲暇读书充电、运动健身的村民越来越多了。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