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到来,一年中最旺的消费高峰也随之而来。购年货、买礼品、出门旅游……各种各样的消费在春节爆发式释放,商家们推出的各式各样的促销活动足以撬动消费者本已蠢蠢欲动的心。越是在这个时候,消费者更应该“斤斤计较”,勿忘“望闻问切”,让自己理性消费,快乐过大年。
消费陷阱要警惕
近期,商家铺天盖地的购物促销活动让广大消费者目不暇接,许多人因抵挡不住诱惑前往商场、超市“血拼”,如何能够在春节商场打折大潮中保持清醒,不掉进“赠券”、“买多少抵多少”等促销活动的陷阱中?我们搜集了多位消费高手的经验,希望能帮助消费者真正做到理性消费。
春节期间,百货商场的折扣最为疯狂和集中。消费达人建议您最好做到货比三家。“不怕辛苦的不妨多走两三家商场,对比一下同一品牌的折扣力度以及款式和质量等,这样不仅省下了钱,说不定还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王小姐说,要做消费的有心人,因为一些不良商家往往趁机抬高原价,货比三家可以帮你不上当。“面对商场里的折扣低到只有四五折甚至三折以下,消费者更应理性对待。”蒋女士表示,在打折季或者换季的时候,不要因为价格的原因去买一堆没用的东西。因为打折的很多都是过季的服饰,可能已过时或有小瑕疵。售货员那种“最后一件了”、“这个卖得特别好”之类的话语最好不要轻易相信。
近期,多地消保委发出春节消费警示。在春节消费高峰期,消费者要看清商家规定各种优惠券、抵用券使用期限和各种限制,重视赠品质量和“三包”问题,针对赠品一般不开发票的情况,需事先跟商家协商好,以免出现质量问题无法维权。此外,要尽量避免陷入“买满就送”之类的虚假打折陷阱。
食品安全须关注
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要进行贺年活动,饮食是其中的重要内容。食品质量安全关乎消费者身体健康,为确保购买到放心食品,消费者在购买和食用时,要密切关注几个问题:
一要确保购买的食品包装完好无损,看是否有安全食用期或贮存期。目前常见标注食品的贮存期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打上生产日期、有效期;另一种是标注安全食用期的后限。如果发现只标有效期,或只标生产期,这些都无法断定它是否可以食用,消费者遇到这样的食品最好不要购买。
二要科学食用。注意掌握食品的相关常识,了解适用范围、适宜人群。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不要轻信经营者对食品的广告宣传。在购买食品后,要注意保存购物凭证和发票,以便出现问题后投诉举证。
三要选购具有国家认证标志的食品。国家明确规定,凡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必须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印有“QS”认证标志的食品方可上市销售。没有“QS”认证标志的食品为不合格食品,建议不要选购。
出门旅游要慎行
春节也是出游旺季,形形色色的旅游广告很是诱人。据调查,不少旅行社广告都只给出较笼统的旅行线路、时间、价格等信息,且往往侧重强调“特价”、“优惠”、“行程好”、“食宿佳”等较好的一面,而对可能差强人意的内容则忽略不提。消费者在签订合同时一定要慎重,对模糊不清的条款要坚决提出修改意见,对霸王条款坚决要求取消。
对于开爱车长途回家,以及利用长假出门旅游的人来说,最好是买份相应的保险,但是不同出行的人适用不同的险种。
自驾人士:
自驾回家的人士买一份保险,可以让人与车的风险得到保障。除了为爱车投保,自驾出行的人还可根据出行路线投保一份涵盖一般意外伤害和意外医疗赔偿责任的旅行意外险,这样无论是乘车、自驾还是下车漫步,对车主本身可能发生的伤害多了一份保障。旅途中若发生事故,车主应该立即向当地交警部门报案,同时在最短的时间内与保险公司联系。
旅游人士:
跟团游。这种出游方式由旅行社提供专业的行程安排、饮食起居等服务。旅行社对行程熟悉且已投保了旅行社责任险,游客个人所要承担的风险较小。不过在途中的风险较大,游客应对这部分风险重点防范和保障。因此,建议重点选择交通工具类保障。
自助游。这类出游方式由游客主导,决定了游客要承担很多风险,因此选择的保险种类需齐全,包括意外保险、住院医疗类保险、救援类保险。所以,自助游保险实际上是一个短期综合保障计划。
对于出境游的游客来说,购买了旅游保险的消费者,最好能在国内保留一份复印件,保单原件随身携带。一旦在境外出险,只要与投保公司合作的救援机构取得联系,大多是由保险公司先通过救援合作机构支付所需费用,待游客回来后再和保险公司结账。
刷卡消费防风险
在这个消费旺季,各项大的开支都会在这期间陆续发生,不少人会选择用银行卡支付。银联和银行界人士都提醒说,在享受刷卡消费便利的同时,勿忘用卡安全,千万不要因为一时疏忽而发生卡被盗刷、钱财损失等问题,以免破坏过节的好心情。
银联人士给出了一些安全用卡的小常识:
1. 商户刷卡或ATM(自动柜员机)取现时要妥善保管个人信息,同时对任何要求转账和索要密码的电话或短信,以及ATM上贴有的“故障”、“升级”等通知保持高度警惕。
2. 最好将信用卡、个人密码、身份证分开存放,避免丢失时轻易被人盗刷。刷卡时不要让信用卡轻易离开自己的视线,无论在餐厅还是其他场所,最好亲自到收款台刷卡,以避免他人盗取信用卡信息。
3. 取钱或刷卡后的凭条不要丢弃。信用卡账单最好保留一个刷卡周期,以便出现问题时及时查验。
4. 网上支付时,尽可能避免在公共场所(如网吧等)使用网上银行和留下个人信息。完成网银业务或中途离开时,要及时退出网银页面并清除相关信息,切勿点击可疑链接。
维权方式记心中
第一,记得索要消费凭证。尤其是到超市购买大批量的商品时,一定要保留好电脑小票。另外,要严格按照商品的说明书使用商品,切勿忘记商品或说明书上的警示内容。
第二,电器等产品使用发生事故时,要注意保留事故现场,必要时还要及时申请事故责任的鉴定,以防止证据的丢失。
第三,别忘保留促销凭证。按照法律规定,商家对搭送的商品要负与出售的商品同等的责任。
消费者对所购买的有质量缺陷或者价格问题的商品进行投诉时,有三种方式:一是及时向该店的门店经理反映情况,要求作出处理;二是对超出“三包”范围内的欺诈行为,致电12315消费者投诉热线投诉;三是直接向当地的工商局投诉。 本报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