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花协传来喜讯:2011年,我省花卉苗木产业实现历史性突破。花卉苗木生产面积193万亩,花卉苗木种植业产值达到155亿元,园林绿化工程等二产产值196亿元,花卉及资材批发零售额51亿元,依这三项合计,花卉苗木行业总产值达到402亿元,位居全国首位。其中,花木种植亩均产值8057元。
产业发展水平明显提升。自2008年以来,我省花卉苗木产业积极构建大平台,打造大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特别是2010年以来,我省先后有森禾种业、虹越花卉等4家企业获得“全国十佳花木种植企业”殊荣。森禾种业、虹越花卉先后于2010年、2011年被中国花卉协会推荐作为中国唯一代表参加“年度国际种植者”评选,分别获得全球第二名和第四名的佳绩,标志着我省的花木企业已跻身国际一流行列。此外,长兴县和宁波市北仑区被中国花卉协会评为第二批“中国花木之乡”,表明我省花卉苗木产业的集聚化程度有了进一步提高,产业发展的区域特色更加明显。
花农苗农收入持续提高。据统计,我省现有花卉苗木企业21663家,种植花卉苗木的农户10.1万户,从业人员65.8万人,其中大中专毕业生5.7万人。花卉苗木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在乡就业的机会,为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了广阔舞台,有力拉动了地方经济的增长,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如,2010年金华市本级花农人均纯收入达22537元,高出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201元的120%;萧山的三峡移民唐世良,5年前从重庆山区来到浙江定居后开始种植黄杨等苗木,每年都有几万元收入,家里也添置了现代化的家具、家电,一家人和和美美、安居乐业;长兴县泗安镇早些年经济落后,一度被称为“长兴的西伯利亚”,自2000年发展花木苗木产业以来,镇上的一切都在迅速地发生着变化,八成以上的农民住上了楼房,大部分的农民开着小车去干农活。泗安镇由过去的“一穷二白”变成了现在的“一富二绿”。2011年中央电视台曾专门报道。
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蓬勃发展的花卉苗木产业不仅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产生了巨大的生态效益。作为我省花卉苗木主产地之一的长兴县,自发展花木产业后,基本实现了城市园林化、通道林荫化、庭院花果化,极大改善了人居环境。嵊州是著名的“中国木兰之乡”,通过发展花卉苗木产业,平原林木覆盖率提高了十个百分点。金华的澧浦镇,种植苗木的历史已有40余年,这里村村种苗、家家养花,处处都是绿色的海洋。这几年来,澧浦的天更蓝了,水更清了,空气也更新鲜了,处处生机盎然。
孙花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