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4版:文摘

虚构扶摔倒老人故事小学生写作文竟遭批

  元旦假期,家住南昌市红谷滩新区的小学三年级学生余玉(化名)一直闷闷不乐。
  余玉就读于红谷滩新区一小学。2011年底,她所在班进行一次语文单元测验,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好人好事的作文。余玉在作文中虚构了一个故事情节:一天,70多岁的老大爷在马路上不慎摔倒,我跑上前去,将老大爷扶了起来,路上的行人都夸我是个好孩子……不料30分的作文只得了5分。老师的评语是:“现在这个社会,老人摔倒了还有人敢扶吗?”这让她感到很茫然。
  南昌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系副主任杜志强说,老师的评价是孩子道德养成的重要因素。这时,应尽量向善的方向引导。该老师失之偏颇的评语,有可能会影响孩子对事情的认知。
(摘自《江西日报》 徐黎明 熊杨珺/文 2012年1月4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