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碧芳 通讯员 陈江
时值严冬,又到作物覆膜时节。记者在我省最大的农膜企业——浙江农资集团所属杭州新光塑料有限公司了解到,随着我省农业“两区”建设步伐的加快,现代农业对于农膜的需求更加个性化,部分经济作物如葡萄、西瓜、草莓等对农膜的要求非常“苛刻”。为此,包括新光公司在内的我省各大农膜企业普遍加大了对专用膜工艺的研究和投入,我省的农膜产量、品种和质量方面都有了明显提升。
据了解,专业性一直是现代农膜发展的方向。上世纪90年代,我省的农膜生产企业便对区分作物品种的农膜应用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如新光公司相继开发出了消雾用棚膜、共挤复合多功能农用膜、瓜果专用大棚膜等10余种新产品。特别是该公司的瓜果专用多功能棚膜的开发,还被列为国家星火科技攻关项目和浙江省新产品开发项目。
针对江南地区潮湿闷热的气候特点,新光公司采用农膜抗老化技术,使西瓜膜、葡萄膜等主要功能性农膜的使用年限从一年增加到两年,仅此一项便为农户每亩节约400多元的投入。此外,针对农膜保温效果进行工艺改进而生产出的西瓜专用膜,其保温效果比普通农膜提高2-3度。“如果按照头茬西瓜亩产1000公斤算的话,光提前上市的价格差就能为瓜农每田增收500元”。近年来,新光公司与浙江工业大学合作开发的“纳米材料在农膜中的应用”项目,利用前沿的纳米技术,使农膜的强度、耐候性大大提高,使用寿命增加一倍,达到国外棚膜的先进水平。
除了传统种植业,专用农膜的应用领域也大大拓宽。新光公司每年向嘉兴市浙江亿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40吨养殖膜便属于农膜的开拓性应用项目。亿达生物是从事观赏鱼和甲鱼养殖的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自2009年以来,该公司对新型养殖膜情有独钟,已连续三年订购抗老化养殖膜产品。新光公司负责人说,随着农业“两区”建设的推进,农膜产业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公司将积极调整经营策略,生产性能更好的农膜,开拓更多更新的农膜应用领域。
据初步估计,2011年全省农膜使用量约7万吨左右,其中功能膜的使用量已达5万吨以上。
相关链接
专用大棚膜使用小贴士
目前多功能大棚膜主要品种有:耐老化棚膜(长寿膜)、蔬菜专用多功能棚膜、西瓜专用多功能棚膜、葡萄专用多功能棚膜、EVA高保温耐老化流滴消雾膜、花卉专用多功能棚膜等。为延长大棚膜的使用寿命,在使用时,要注意以下事项:
1.扣棚时,不能拉力过猛或在地面上拖拉,并将薄膜外层(印字面)覆在棚或温室内架上,骨架上不能有毛刺,膜面斜度应大于25°,否则会影响流滴效果。
2.连续覆盖的多功能大棚膜,6、7、8三个月的老化最快,应注意调整。
3.关注灾害性天气(台风、冰雹等),尽量避免农膜的不可抗力损伤。
4.为避免棚膜与大棚骨架接触处提前老化,应在大棚内架的表面上涂覆金红石形钛白粉、铝粉涂料,用塑料膜及塑料软管作棚膜和骨架间的衬垫。
5.在大棚膜覆盖后的使用过程中,尽量避免使用含硫、氯的农药,同时千万不要将农药直接喷洒到薄膜上。这是因为含氯的农药,能同防老化助剂起反应,减弱防老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