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姚力丹
今年我省海洋与渔业发展成效喜人。随着《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舟山群岛新区先后获得国务院批准,沿海大平台、大项目建设加快推进,用海需求不断增长。1—9月,全省共审批海域使用项目111个,确权海域面积5719.83公顷,同比增长114.86%。
渔业方面,由于养殖稳、鱼汛好、价格优,渔业增产增收显著,预计全年我省水产品产量将达到530万吨,比上年增长2.4%;渔业一产产值570亿元,比上年增长7.1%,渔民人均纯收入14680元,比上年再增10%。时值2011年“收官”之时,本报特撷取有关海洋与渔业热词,与读者共享丰收喜悦。
热词:海洋经济示范区
——上升为国家战略
今年,我省积极推进海洋经济两大发展战略实施,参与了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和舟山群岛新区两大国家战略批复前的调研、文稿起草、沟通协调,通过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促成国家海洋局与省政府签订了《关于共同推进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战略合作协议》,深化落实部省合作,争取国家下达的围填海计划指标数比上年增加10%,有效缓解了用地紧缺矛盾。
同时,我省还开展以用海保障为重点的“双服务”活动,积极为宁波梅山保税港区、杭州湾新区、浙能舟山六横电厂工程等一批大平台、大项目建设做好用海保障工作,支持舟山群岛新区建设,指导舟山市完成了全国海洋经济试点调查工作。
热词:无居民海岛
——喜获两个全国“第一”
今年,我省加强海洋综合管理,创新海域使用管理,率先在全国发布了省级《海域使用管理公报》,出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海域使用权管理办法》,完成了五家企业的海域使用权“招拍挂”出让,开展了凭海域使用权证书实施基本建设管理的“直通车”试点工作。
作为海岛大省,我省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成效喜人。今年,我省公布了第一批31个可利用无居民海岛名录,发放了全国第一本无居民海岛象山县旦门山岛使用权证,并率先在全国举办了象山县大羊屿无居民海岛使用权公开拍卖。
此外,我省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修复进一步加强。全省组织实施了285个航次的全省陆源入海排污口、赤潮、海洋放射性等监测,并开展了海域、海岛、海岸带生态修复试点,加强了海洋保护区、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增殖放流区建设。1—9月,我省共投入增殖放流资金3854.9万元,放流各类苗种7.68亿尾(粒)。
热词:现代渔业园区
——239个创建点通过省级认定
今年,我省着力推动渔业发展方式转变,现代渔业园区建设全面推进。目前,全省已通过省级认定的现代渔业园区创建点239个,已报待批园区创建点约250个。同时,我省积极探索农作制度创新,重点扶持德清等10个省级规模化稻鱼共生试点示范工作,省级试点面积达9500亩左右,取得了“百斤鱼、千斤稻、万元钱”的良好效果。
现代水产种业是渔业增产增收的保障。今年,我省加快先进育种技术应用,培育中华鳖家系120个、罗氏沼虾家系180个、南美白对虾良种家系5个,建立了翘嘴红鲌和大黄鱼的雌核发育系,初步选育出产紫色珍珠的珍珠蚌品系;加快构建水产良种繁育推体系,实施了省水产引种育种中心基地、罗氏沼虾国家遗传育种中心等一批原良种场、规模化优质种苗繁育基地和良种良法示范点建设,建立了135个水产种苗建设储备项目。
热词:水产品质量
——抽检合格率99.48%
今年,我省强化渔业安全生产监管,全面落实渔船安全生产责任制,围绕“渔船准入、船员从业准入、执法检查”三个关口,努力遏制渔船恶性事故发生。与去年同期相比,渔船事故数、死亡失踪人次、沉船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四项指标呈现“四下降”态势,分别下降43.75%、17.65%、23.4%、6.14%。
同时,全省初级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态势良好。截至9月底,共完成农业部产地水产品和苗种质量安全抽检145批次,省级主要水产品药物残留与质量安全监控抽检1151批次3530个样品、水产养殖投入品 200余批次2000个样品,水产品抽检合格率达99.48%。
热词:防灾减灾
——应急指挥部成立
今年,我省积极开展海洋与渔业防灾减灾能力建设,进行了标准渔港建设专项督查,建立了项目进度滞后约谈制度。截至9月底,全省共有43个在建项目,其中今年新开工项目13个,累计完成投资34681万元,完成年度计划的43.4%。
同时,我省积极做好应对3·11日本地震海啸有关预警、监测工作,成立了省海洋灾害应急指挥部,举行了2011海啸预警演习,针对今年影响我省的6个台风,我省积极做好应急处置工作,及时向有关部门及广大渔民发布台风大浪、风暴潮警报,有效减少了渔民损失。
热词:公共服务
——责任农技推广示范田亩均增效1850元
今年,我省努力做好海洋与渔业公共服务,发布了水产养殖10大主推品种和5项主推技术,实施责任农技推广示范项目面积13467.2亩,亩均新增效益1850.1元;推进“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全省8个示范县共落实1308户示范户,辐射带动12050户,示范面积10.2万亩,辐射面积22.8万亩;基本完成了各级水生动物防疫检疫实验室的计划建设任务,开展水产养殖病害测报工作,设立病害测报点369个,覆盖71个县(市、区)。
同时,我省渔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及海洋捕捞渔民转产转业培训工作进一步加强。1—9月,全省共培训65231人次。渔业互保工作进展顺利,截至9月底,全省互保费总量达2.9亿元,承保渔船11340艘,承保渔民105126人,为受灾渔民支付理赔款8774.9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