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蔬菜、绿色猪肉、无添加食品……各类带着乡间土味、没有化学添加剂的食品聚集一地,以生态绿色为名组成了一个专门的集市。这是近来在北京、上海、南京等不少都市兴起的“农夫市集”,多由倡导绿色健康消费的志愿者自发组织,力图在从事生态农业的农户和寻找安全农产品的消费者之间搭建一座桥梁。
安徽省合肥市小团山香草农庄早在半年前就参加了这些“农夫市集”活动。农庄工作人员封贵说,从今年下半年开始,他们先后参与了北京、上海等多地的“农夫市集”活动,把农庄自产的有机蔬菜、香草肉制品和香草加工品带到市集上,受到消费者欢迎。“这些市集不同于传统的农产品产销渠道,是社会公众寻找到的一种食品安全消费新模式。”封贵说,这种全新的产销模式对于坚持绿色生态种养的农产品生产者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以我们的香草香肠为例,去年我们的销售量不过百余斤,而今年下半年以来,通过“农夫市集”等渠道,平均每周的销量就达上百斤。”封贵说。
相关农业专家表示,随着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公众关注,各种食品安全消费的新探索也层出不穷。“农夫市集”是一种替代传统农产品产销的直销特供新模式,可以让货真价实的有机和绿色产品直接进入消费者的菜篮子,优势明显,未来发展空间较大。
不过,专家同时也指出,这一新模式仍面临一些需要破解的问题,如目前的组织比较松散、如何保证筛选的农产品是真正符合相关规定的有机绿色食品等。
(据人民网 2011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