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文摘

中共首位美籍党员的跌宕人生

  说起李敦白这个人,现在的人可能知之甚少。但在中共党史上,他是与斯诺、斯特朗等人齐名的外国人。他在中国工作和生活的35年间,亲历了当代中国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是中国共产党早期惟一的外籍党员,也是中共党史上跻身高层核心圈的独一无二的“老外”。
  他是中共首位外籍党员
  李敦白,1921年出生于美国的一个名门望族。17岁时开始参加工会和学生运动,19岁就成为一名美国共产党员。1942年,当时还叫里滕伯格的李敦白应征入伍。根据当时美国的有关规定,他入伍以后不得不脱离了党籍。1945年9月16日,李敦白被派往中国专门负责调查美军在当地的违法行为。后因不满国统区官员腐败与美军在中国的恶行而来到解放区,并从此脱离了美国军队。在延安他担任新华社总社的英语专家,负责翻译和修改稿件。1946年,他请李先念、王震作为自己的入党介绍人,经过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这中央书记处五大书记的直接批准,成为当时惟一的外籍共产党员。
  正当李敦白全心全意地做好自己工作的时候,他卷入了所谓的“斯特朗国际间谍案”。1948年底,美国左派作家斯特朗从美国赶到苏联,准备再去即将解放的北平。在途经东欧时,她发表了一篇文章,说中国革命是自主的胜利,并不是搬用苏联模式。不想这惹来了祸端。她刚抵达莫斯科,就被克格勃逮捕并驱逐出境。由于斯特朗在延安采访期间,李敦白曾担任翻译,苏联通知中共方面,把李敦白抓起来。1949年,李敦白被捕入狱并被监禁6年之久,直到1955年政府才为李敦白平反。
  受邀与毛主席合影
  出狱后的李敦白很快恢复了党籍,并进入广播事业局工作,在这里,李敦白还找到了他的终身伴侣——王玉琳,两人于1956年2月11日结为连理。
  “文化大革命”爆发后,李敦白以在美国的经历现身说法,指出中国无论如何也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成了广播事业局的风云人物。
  1966年10月1日,李敦白得到了一次特殊的荣誉。他和斯特朗等6位外国朋友被邀请登上了天安门城楼,并分别同毛泽东合影。第二天,《人民日报》在第一版上刊登了毛泽东和李敦白的合影,李敦白的大名顿时传遍了全国。
  1967年“上海一月”风暴夺权后,李敦白以“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的身份参加了广播事业局的“夺权”斗争。当时广播事业局分裂成“造反派”和“保守派”,李敦白主张通过民主讨论,消除分歧。他的外国人身份引起了江青的注意。1967年2月,“中央文革小组”在广播事业局成立了一个“三人小组”,李敦白被任命为名义上的负责人。
  李敦白不仅在广播事业局身居要职,还是北京的外国人造反派组织“白求恩——延安造反团”的领袖。4月10日,在清华大学造反派——“清华大学井冈山兵团”召开的那次著名的“30万人批斗王光美大会”上,李敦白代表外国造反派作了措辞激烈的发言。
  蒙冤入狱近十载
  特殊年代的中国,政治风云真是变幻莫测。李敦白的这种“风头正健”的日子,仅仅维持了6个月。1967年8月底,“中央文革”派人到广播事业局,宣布解散“三人小组”。是年9月,“中央文革小组”开始在各地各部门清查和镇压所谓的“五一六分子”,外国专家中的一些造反派人物纷纷被冠以“五一六分子”、“国际间谍”之类的罪名受到批斗。
  1968年2月21日晚
  上,李敦白被人从家中带
  走,接着就被送到关押重要
  犯人的秦城监狱,从而结束了他的政治生涯。他后来才知道,江青和康生早在前一年初夏就开始对他进行秘密调查,决定把过去欣赏、提拔的这个美国人“搞掉”,并说:“广播局竟被一个美国特务统治了半年。”
  1977年11月19日,经过9年零8个月零1天的关押,李敦白被释放出狱,成为外国专家造反派中最后一个被释放的人。出狱后的李敦白没有回到广播事业局,而是先后在新华社、中国社会科学院担任顾问。1980年3月17日,李敦白携妻子儿女回到了美国,并在美国注册了“李敦白有限公司”,专门为在中国做生意的美国公司做咨询顾问,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以一种新的方式,做些实际的、对中国有益的事情”。1982年,李敦白得到了一份彻底的平反结论。
(摘自《党史博采》2011年9月12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