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8版:专版

从项目示范转向整村整乡推进

全省6141个村普及测土配方施肥

  □通讯员 陈一定
  为加快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进村入户到田,让农民更好地用上配方肥或按方施肥,我省创新建立了以“土肥技术部门+专业合作社+农民”为主要模式,由点到面,整村、整乡(镇)、整县等整建制推进测土配方施肥,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到作物、推广到地块、落实到乡村农户,覆盖到主要土壤类型、农作物和绝大多数农户。今年,全省72个项目单位有240个乡(镇)、6141个行政村实施整建制推进,占全省乡(镇)、村数的20%左右。
坚持三个结合,促进整体推进
  在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整建制中,我省坚持三个结合,促进整体推进,力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到位。
  一是坚持与生态省建设相结合。近年来,我省一直把测土配方施肥纳入生态省建设考核内容,并作为省政府“811”环境整治的重要抓手,明确目标,连续几年把实施测土配方施肥行动列为全省农业十件实事之一,与各市农业部门签订安全责任状。同时,与各项目县也逐级签订责任书,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建立县、乡、村各级目标考核机制,落实测土配方施肥责任。
  二是坚持与“两区”建设相结合。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简称“两区”)建设是新时期我省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主战场。我省土肥部门把测土配方施肥作为“两区”建设的重要技术内容纳入其中,并把是否实施作为重要的考核依据;同时,把“两区”建成测土配方施肥的样板区、示范区,成为展示测土配方施肥成效的重要基地。“两区”建设区其实就是100%测土配方施肥整建制推进区。
  三是坚持与产业提升行动相结合。围绕我省产业提升中“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做强做大主导产业、优化农产品品质”的要求,我省对粮食作物测土配方施肥实施全覆盖,同时,夯实主导产业作物取土化验基础,扩大主导产业作物测土配方施肥规模,促进农产品品质改善,力求主导产业区整体推进。
力求三个创新,探索推进方法
  在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整建制中,我省积极探索整体推进方法,力求三个创新。
  一是创新实施主体。围绕提高测土配方施肥覆盖率、到位率、入户率的要求,我省建立了“土肥技术部门+专业合作社+农民”的测土配方施肥服务新模式,创建了一批“统一测土施肥档案、实行统配统供配方肥”的示范合作社,使得参与开展测土配方施肥的合作社数量大大增加,同时提高了服务质量。至去年底,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规模种植大户测土施肥覆盖率达80%以上,技术培训率、施肥建议卡入户率达100%,年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500万亩(次)以上。
  二是创新配方肥推广模式。制定了《浙江省配方肥定点加工企业招投标办法》,规范配方肥定点加工招标活动。建立了“合作社+肥料企业”的配方肥直供模式,通过订单式生产,社企合作,使配方肥直供到乡村、到户、到田。开展智能化配肥试点,探索构建面向农民的高效快捷的配肥供肥服务体系。指导农资部门调整经营产品配方,努力提高配方肥的市场覆盖率。
  三是创新建立长效机制。在实施中,我省重点探索建立长效机制,让广大农民自觉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千万亩标准农田质量提升中,明确测土配方施肥是提升土壤质量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同时,实行资金配套,累计配套3000余万元,各级财政也出台相应扶持奖励政策。如金华等地把测土配方施肥列入当地财政专项,永康市对测土配方施肥水稻连片300亩以上,水果、蔬菜、茶叶100亩以上示范片,每亩补贴30元,武义县则安排3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配方肥、增施氯化钾的补贴,解决土壤钾含量普遍缺乏的问题。据统计,全省各地配套资金达1500余万元。
强化三项基础,加快推进进程
  我省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已有六七年的基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今年开始,已从项目实施转向整村、整乡推进。实施中,强化三项基础,加快整体推进。一是强化技术体系。针对我省农作物种类多、前后茬作物施肥差异大的实际情况,我省土肥部门联合浙大、省农科院、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等科研院校,成立协作攻关组,在重点区域,选择优势农产品、有代表性的耕作制度,开展蔬菜、茶叶、柑橘等作物需肥规律和施肥指标体系研究,充实技术储备。同时,科学划定施肥分区,公布《浙江省主要农作物主推肥料配方》(2011-2013年)。
  二是强化试验示范。在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整建制中,我省开展测土配方施肥优质示范方竞赛,建立不同规模、不同作物的测土配方施肥“万、千、百”示范模式,全省累计建立各级万、千、百亩示范方7637个,示范面积1149.7万亩次。
  三是强化宣传培训。多年来,我省通过上下联动,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宣传,先后开展了“测土配方施肥宣传月”、“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进农家”、“测土配方施肥冬季大培训”、“测土配方施肥普及行动”等宣传活动,通过网络、报纸、电视等媒介广泛宣传。同时,利用省农博会、春耕备耕现场会、肥料双交会等平台展示测土配方施肥成效。截至目前,全省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11768期,培训技术骨干8.8万人次,培训农民200余万人次。
典型经验
兰溪:构建三大体系 主推两大模式
  兰溪市在测土配方施肥整建制推进中,着力构建三大体系,主推两大模式,促进配方肥进村、入户、到田。截至今年8月底,全市有9个乡(镇)、15个合作社、260个村实现测土配方施肥整建制推进,共推广配方肥1.2万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面积55.8万亩。
  该市构建的三大体系:一是技术支撑体系。根据作物需肥特性和土壤养分丰缺状况,确定了14种农作物的11个施肥配方。二是技术物化体系。通过技术培训与考核,确定了50家配方肥定点供应商,并与基层农技部门共同建立技物结合平台。今年兰溪市15个专业合作社实现了测土配方施肥整社推进。三是工作保障体系。该市加强组织领导、资金投入和舆论宣传,保障测土配方施肥整建制推进顺利开展。在全市遭遇两次特大洪灾后,市财政专门安排资金24.8万元,对改种水稻农户施用配方肥进行价格补贴,供应水稻配方肥365吨,推广面积1.04万亩。
  两大模式:一是合作社团购模式。土肥技术部门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等制定肥料配方和施肥指导方案。合作社根据社员需要,确定配方肥的数量,直接向配方肥生产企业购货。每吨价格比市场价低200—300元,每亩节本10-20元。二是经销店零售模式。肥料生产企业生产配方肥,供应到网点。县、乡农技推广部门与网点紧密配合,形成县级土肥技术推广部门-乡镇农技站-肥料经销店-用肥农户“四合一”网络,提高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到位率。
富阳:115个村整建制推进测土配方施肥
  今年,富阳市在测土配方施肥整建制推进中,以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示范基地为抓手,以点带面,引导面上农户参与,全面提升测土配方施肥整建制推进水平。
  富阳市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有6年了,已采集土壤样本6000多个,农化分析10万多项次,初步形成了水稻、油菜、茶叶等作物的施肥指标体系。同时,建立了农技部门、乡镇农业服务中心、村农业服务站、农资供应站、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体系和配方肥供应网络,并覆盖到所有行政村,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已深入人心。
  从2007年起,富阳市将测土配方施肥工作重心从化验室转向田间,由项目实施转向生产指导,由试验示范转向整村、整乡推进。今年上半年全市已发放配方施肥建议卡1.1万份,推广配方肥7500吨,组织58名农技人员进村入户巡回指导,培训农民650人次,建立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上墙250块、宣传橱窗6块,建起了2个万亩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290个村级示范片。全市有10个乡镇115个村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整建制推进。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