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金华举行的苗木交易模式创新及发展前景论坛上,几位嘉宾不约而同地提出一个观点:“苗子能否顺利卖掉,在种植前就已决定了,那就是选择种啥苗。”
如今,销售苗木的方式有多种,包括做广告,通过苗木市场、苗木经纪人、网上销售等。生产者可根据各自产品的差别选择不同的营销方式,但营销只是过程,产品才是基础。因此,生产者在选择种什么品种、种多大规格、种成啥样之前,就要做好市场需求的调查,思路决定出路。“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的‘器’就是花木产品。”杭州萧山绿源苗木配送公司总经理孙妙夫分析道,要想在行业升级中存活甚至发展,必须有“利器”。就像孙妙夫为自己设定的目标,不求做行业第一,要做行业唯一。近两三年,他在成都郫县埋头种苗,如今那个占地2000亩的标准化苗圃成为业内人士争相参观的地方。除了大规格紫薇、桂花、罗汉松等品种整齐划一外,孙妙夫还从资源、工艺、技术和文化等方面入手培育苗木。比如小叶女贞球状苗,除了修剪得更精致外,孙妙夫还给它装上了LED灯管,其成本比一般苗木高不了多少,但价格就能翻倍。受一个老苗农启发,他最近又种植开发了5500株“病态蜡梅”——将蜡梅老桩截干后嫁接上细枝条,将细枝扭曲化,绚烂的梅花和苍老的梅桩形成对比,呈现出另一种美。“苗木成了艺术品同样无底价。”他表示,因为具有唯一性,这个苗圃至少可以连续盈利10多年。
浙江虹越花卉有限公司董事长江胜德将这类高档苗木称为苗木里的“茅台”和“五粮液”,可惜现在这样的苗子太少。“营销的最高境界就是不需要营销。”他不无羡慕地举例说,香港缤纷园艺公司就达到了这种境界,每天开售后,有的品种最快2秒钟就在网上被订购一空,最慢的24小时内也能卖完。
相比之下,内地的发展水平还远远不够,因近几年经营花园中心,江胜德对此感受颇深。虹越花园中心销售的都是容器苗,对规格、统一性、质量要求很高,国内能生产这类苗木的企业少之又少。“现在虹越花园中心销售的容器苗70%是公司自己生产的。”他表示,以后市场打开销量大了,必然需要其他企业提供高质量容器苗,相关企业如能达到要求,不用搞什么营销。
对于什么样的苗木能做成“茅台”、“五粮液”,嘉宾给出了大致方向:利用野生植物资源选育优秀树种,彩叶、抗性强的树种,大规格、造型苗木等。不过选对方向后,在细节上下功夫同样重要。 李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