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姚力丹
本报讯 作为渔业大省的浙江,目前政策性渔业互助保险业务已覆盖23个市县,渔民、渔船承保覆盖面占可保渔民和渔船总数的95%以上。这是记者日前从由农业部和省政府共同主办的“政策性渔业互助保险座谈会”上了解到的。农业部副部长牛盾,省委常委、副省长葛慧君出席会议并讲话。
海洋捕捞渔业是高风险行业,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海洋渔船船员的死亡率为每年每10万人次死亡140人。早在2005年,我省就在全国率先启动政策性渔业互助保险保费补贴工作,围绕“互助共济、服务渔业”的宗旨,依托国家政策支持和政府财政补贴,通过参保者互助共济,为因灾(事故)受损的渔业生产者提供经济补偿。经过7年实践,我省渔业互助保险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去年,全省互保费达2.59亿元,今年预计将超3亿元,承担风险保额500多亿元,有效缓解了自然灾害和安全事故给渔民带来的不利影响。
下一步,我省将继续完善渔业互助保险工作,加强指导监督,创新服务内容,把互助保险服务延伸到整个行业,从搭建为渔服务金融平台、完善渔区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入手,进一步丰富产品结构,不断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