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科技

测土配方施肥实施5年苍南节本增收2.7亿元

  人体虚,医生会根据检查出来的病因,开不同的进补配方。在苍南县,农民种田也用上类似方法,全县的农田由农业部门先检测土壤性质,田间土壤缺少哪种作物生长需要元素,就由农业技术人员开出不同的“健康营养方”给农户使用,它的专业名称就是“测土配方施肥”。近日,笔者从苍南县土肥站了解到,实施测土配方施肥5年来,全县共计节本增收2.7亿元。
种田流行“营养配方”
“我种了几十年田,以前只知道,要想水稻长得快得用尿素,没想到水稻生长需要十几种营养,而且还要有针对性测量和补充,真新鲜!”说起测土配方施肥,苍南河口叶村农民叶高邮说。
  叶高邮介绍,他种了200多亩地,主要是种植水稻,在没使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以前,一直采用传统的方式,施肥大多使用尿素等常规肥料。直到2006年,苍南县农业部门开始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他的种田方式才有了改变。每年种稻子均根据苍南土肥站技术人员提供的“营养配方”,平均一亩地不仅节约肥料成本20多元,而且在产值上也增收了100多元。叶高邮说:“今年的晚稻虽然没收割,但目前看看稻谷长势很好,估计亩产可达500多公斤。”
  据了解,在苍南县已有750个村,25.5万户农户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来“精准”种田。
5年形成5个专用肥配方
  在苍南县土肥站站长王宝档的办公室墙上,挂着一张全县土壤取样图,上面标有4410多个样点,并用不同的颜色标出不同地方的土壤性质,分别为红泥土、黄泥土、酸性紫泥土、青心泥沙土、涂粘土等。
  王宝档指着图说:“苍南县从2006年开始在全国率先启动测土配方施肥,并被列为全国测土配方施肥试点补贴资金项目。项目实施后,分别建立了苍南县耕地地力评价、主要作物施肥指标、土壤肥料检测、测土配方施肥、耕地地力监测、配方肥配方设计生产等六类技术体系,建立了‘苍南县耕地地力管理和测土配方施肥信息系统,形成了水稻、番茄、茶叶、四季柚、蔬菜等5个专用肥配方。”
  据统计, 5年来苍南县累计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357.43万亩,覆盖村数达750个,配方施肥总量达78260吨,配方肥使用面积达到182万亩;测土配方施肥亩均用量22.54公斤,较常规施肥亩均减少不合理用肥2.75公斤,减少不合理施肥(纯量)9856吨,累计总增产10.85万吨,累计总节本增收2.7亿元。
“精准农业”保质增量促生态
  “经常有人提着土来我的办公室化验,咨询种什么作物好、用什么肥料好。”王宝档开心地说,“现在我们县的许多农民也学会运用这些技术,不仅掌握了氮磷钾肥配合施用,而且也懂得了增施微肥、根外追肥等技术。”
  王宝档介绍,这一技术的推广,更为重要的是减轻环境污染,因为化肥施得过多,会造成地下水硝态氮含量超标,农产品质量下降,不容易储藏;还会造成河网水体富营养程度加重等。另外,通过合理的科学配方,促进了农作物的正常生长,抵御病虫害的能力也增强了,大幅减少了农药的使用,保证农产品的安全及环境安全。
  据了解,为了更好地推广这一技术,该站给全县农民发放了95.53万份施肥建议卡,上面标有什么样的土壤、什么样的作物,要施什么样的肥等技术指导内容。
  在苍南龙港的1.2万亩涂园正是被这一技术“救活”的。这片地因多年来大量不合理施用化肥,土质严重盐碱化,造成了农作物减产和烂根。通过测土配方施肥,土质明显得到改善,其中,增产最大的作物是葱,亩产2048公斤,生长期55天,同比亩增产1030.5公斤,增产率101.3%。
苍龙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