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4版:浙江林业

老花农期待转型升级

  “年年扩大规模,收成却年年递减。”最近,宁波市鄞州区邱隘镇汇头村花农贾明光,看着大棚内满园的菊花,心情却好不起来。
  今年的菊花价格没去年高。“小盆10元左右,大盆40元左右。订单合作的批量采购价格连这个的七成都不到。”这边销售价不涨,那边工人的工资却年年涨。两个月前,花圃里的10多名工人又要求加薪,不加就辞职。无奈,贾明光又给工人每人每天加了20元,如今每个月工资支出要3万多元。
  贾明光种花已有15个年头,以菊花、月季等盆栽花卉为主。“第一年,只种了5分地,产出1000多盆花,净收入4000多元。”贾明光回忆道,早些年小打小闹,利润却有70%以上。收益高,自然信心倍增。2006年他将花圃基地落户在汇头村,规模扩大到30亩,然而规模大了,用工也多了,收益却开始连年下降,如今他的花圃基地占地50亩,年产花15万盆以上,收益还不如5年前的30亩。
  15年来,菊花小盆栽的市场价从最早的4元涨到了10元,但人工日工资却从15元涨到了100元。近5年来,订单合作的批量采购价格变化不大,能提个5%就很不错了。可每年夏天,工人都会要求加工资,且工人流动频繁,也给花圃管理带来影响。
  如今,贾明光意识到,他的花圃也要转型升级了。“以量取胜的时代已经过去,只有走精品路线,才能实现突破。”今年,他试种了盆栽荷花,今夏宁波东钱湖畔漂浮的2万盆荷花都来自他的大棚。盆栽荷花,培育时间短,移植方便,景观造型效果更佳。相比菊花,盆栽荷花的成本更低,但售价却高出5成多。今年,他还试种了一批迷你月季,由于该品种花期长,在门市部试销以来,市场反响不错。
  此外,贾明光还进行了荷花的无土栽培试验,希望能将荷花像水仙一样搬进居室、办公室。明年,贾明光计划将种植规模缩小,但在培育品种上走精品路线。
  在转型升级的道路上,贾明光希望政府在对粮食、蔬菜、水果种植及养殖业进行扶持的同时,也能在花卉种植领域加大投入。希望农林部门能多为他们送技术、送经验,并从政策上给予扶持。
应科苗 张 丹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