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推行‘五票制’,77户人家、2100余平方米的危旧房,根本没办法拆除,特色村建设永远是停留在纸上……”最近,淳安县金峰乡朱家村党支部书记朱金万特别兴奋——通过村级重大事务“五票制”的实施,最后一户“钉子户”的危旧房也顺利拆除,村里的道路拓宽工程可以如期上马了。
村级重大事务“五票制”,就是采取户主意见票、“两委”论证票、党员审议票、村民代表会议(村民会议)表决票、群众评议票等“五票”的方式,对村级重大事务进行民主决策的制度。前4张是决策票,后1张为评议票,确保整个过程的实效,避免了图形式、走过场。
通过推行“五票制”,村级重大事务决策主体由少数的村干部变成了多数的党员群众,使广大党员群众参与有了渠道、管理有了资格、诉求有了回应、监督有了保障,也使农村基层干部做到了想干事、会干事、干好事、不出事,干群之间架起了“连心桥”。
威坪镇黄金村是种桑养蚕重点村,由于比邻安徽,蚕茧外流现象时有发生,但又找不出很好的收烘管理办法,村“两委”曾想拿出一块资金,用于补助将蚕茧积极投售给茧站的蚕农,但又怕群众意见有分歧,被扣上“违规使用村集体经济”的帽子。实行“五票制”后,统一了村民的思想,规定凡在茧站投售率在85%以上的,每公斤补助1元的奖励制度,提高茧农投售蚕茧的积极性,今年该村蚕茧投售率在全镇44个村名列前茅。村党总支书记胡梦芳说,“五票制”的实行减小了村干部的决策风险,大大激发了村干部为民办事的积极性。
淳安县组织部部长孙国方认为,实施“五票制”决策,变少数人决策为多数人决策,实现了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也构建了党群、干群多层面共同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有效协调了各方利益,化解了农村各种矛盾,是新形势下党创新农村社会管理工作的有益探索和实践。
今年,淳安县共有165个行政村推行“五票制”,决策实施村级重大事务825件,涉及资金1.9386亿元,群众满意率达100%。
杨约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