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志明
近年来,开化县针对地处中心城市边缘、地域面积分布广、城乡居民居住相对分散等客观原因造成的农村信息不畅、共享度不高等问题,以农技110网络为主平台,扩大信息化服务领域,提升信息化服务功能,畅通农村“信息高速公路”,引导农民接轨大市场,发展特色经济,惠及山区农民。
搭建平台,拓展服务广度
一是综合服务平台。强化县农技110服务中心的“信息高速公路”枢纽建设,专门配备电子投影仪、触摸屏、远程教育、网络会议终端等先进设备,下设农业信息发布、农产品推广、农业技术咨询、农民素质培训、新产品展示、技物配套服务等六大中心,形成“六位一体”服务平台,为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提供全方位服务。
二是城乡一体平台。推进乡镇农技110服务中心、村级农技110服务站终端延伸工程,构建县、乡、村“三级联网、互联互通”的城乡一体“信息高速公路”主干道。在乡镇层面,组建乡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农技110服务中心),下设技术信息、产业发展等专业服务组,强化特色产业发展所需信息技术、配套物资、技术培训、市场开拓等服务。在村级层面,通过建立农技110协会、农村远程教育站点、创办农民网吧、培训农民上网能手等途径,把信息终端办到农家。目前全县19个乡镇 (园区)都已建立农技110服务中心,255个行政村建立农技110服务站,102个行政村创办了农民网吧,涉农网络信息覆盖率达84.6%。
三是掌上信息平台。针对农村电脑普及率不高,而农户使用手机相对较多的特点,开化县嫁接应用农技110宽带技术,推进“农民信箱”工程,实行“农民信箱”与手机终端捆绑互动,推出手机上网、短信发布、专家咨询、呼叫反馈等服务。目前全县已注册“农民信箱”23224户,使用率达99%。
四是热线服务平台。开化县于2009年在全省率先开通“96008110”新型为农服务热线。该热线在农技110服务热线基础上,整合电视、电脑、电话资源,增加了听网功能。农民朋友拨打“96008110”,就可收听网上农业信息、政策法规、当前农事、市场行情等信息,也可以转接至农业部门所属站所的电话,或直接与农技专家沟通,还可通过电话随时在网上发布供求信息或对发布信息跟踪。该热线全天24小时开通,帮助农民解决了没有电脑、不会上网的问题。
五是产品展示平台。完善“信息高速公路”窗口建设,在县农技110服务中心建立开化县绿色生态农产品展示中心,将全县名特优新农产品,通过实物展示、图片介绍、多媒体演示等形式集中陈列展示,使社会各界了解钱江源特色优势农产品,引导农民接轨大市场。
外联载体,拓展服务深度
与促进产业化经营结合,创办特色农业示范基地。开化县以个私企业、重点村(场)、种养和贩销大户为重点,通过引导注册成立公司、工商资本入股、农技入股等形式,与乡镇农技110服务中心联建示范基地。如城关镇、桐村镇、齐溪镇分别成立的“衢州绿源食品有限公司”、“开化县绿色食品有限公司”、“钱江源绿色食品有限公司”,联结全县各生态园、种养大户等,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并通过与上海、北京、广州等大中城市的销售市场合作,实现了“引导农民调、指导农民种、帮助农民销、领着农民富”的目的。目前,全县已建各类示范基地78个,其中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23个、省级重点示范基地2个。
与提高组织化程度结合,发展农村新型经济合作组织。积极培育民间涉农技术中介服务组织,以农技110的新技术研发推广、新品种示范推广、新标准应用推广带动更大范围的市场开拓。自2000年以来,通过与农技110互联互通,全县新建民间农业科研机构超过60家,年均推广农业适用技术20多项、新品种50多个。
规范流程,提高服务满意度
首先是明确工作制度。推行首问责任制、台账备案制、咨询反馈制、信息定期更新和分析整理制、办公无休日制等,从制度上保证农民群众“带着问题来、带着满意归”。
其次是明确岗位职责。明确网络管理员、录入员、专家咨询员、农产品推广员等岗位职责。如要求网络录入员收集发布的信息要突出时代特点、行业特征和地方特色,发挥“纽带”功能,起好“导航”作用。
作者单位:开化县农业信息技术咨询服务中心